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干。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清明日,与李钦嗣游览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干。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注释:
- 清明日,与李钦嗣游览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 清明节(清明节)的早晨,我和朋友李钦嗣一同游玩于吴公弓台,然后步行至雷塘和蜀井。
-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干。
- 行走在平坦的沙地上,眼前出现了一条新挖的水塘,但水面已经干了一半。
-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 天空中,龙形的云彩随着雷雨的到来而显得狰狞恐怖,而飞鸟鹘则在茫茫大海之上失去了踪影,显得十分宽阔。
-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 在县里,酒旗飘扬,春酒已经酿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在野外,我们准备进行简单的野祭活动,虽然寒冷,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 在这一生中,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只能随着感觉走,随时停下来欣赏风景,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与友人李钦嗣共同出游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首先,诗的前两句通过描述道路、水流等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接着,第三四句运用“恶”和“宽”两个关键词,将天空中的云彩和海面上的飞鸟分别描绘成凶猛和广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宽广胸襟。最后四句,诗人以“无倚泊”和“随处得盘桓”来总结自己的旅行经历,表达了一种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又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