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琼林一夜荣,误将春色恼芳情。
空花发艳无真实,冻树飘绵不老成。
徒使醉翁增酒价,且寻吟社定诗盟。
刘叉去后无佳句,羞睹寒光伴月清。

玉树琼林一夜荣,误将春色恼芳情。

空花发艳无真实,冻树飘绵不老成。

徒使醉翁增酒价,且寻吟社定诗盟。

刘叉去后无佳句,羞睹寒光伴月清。

赏析:

这首诗以雪夜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首联“玉树琼林一夜荣,误将春色恼芳情”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雪后景色的壮丽。玉树琼林象征着美丽而脆弱的自然景象,一夜之后却显得格外凄凉,春色被误认为是恼人的芳情。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与哀愁,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

颔联“空花发艳无真实,冻树飘绵不老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和反思。空花虽美艳,但缺乏真实的生命力;冻树虽坚韧,却无法抵御岁月的痕迹。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暗示着表面的繁华和坚固往往无法持久。

颈联“徒使醉翁增酒价,且寻吟社定诗盟”则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环境中寻找慰藉的愿望。这里的“醉翁”可能指的是一位爱饮酒的人,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寒冷,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与同好者的交流来寻求心灵上的共鸣。

尾联“刘叉去后无佳句,羞睹寒光伴月清”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刘叉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刘叉,他的诗句曾令人称赞。然而,在他离开后,再无佳作出现,使得原本应该光彩照人的月亮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的无奈叹息,也是对整个文化环境的忧虑。

《庚子雪中十二律》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过往文化的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真谛的探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