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人家近,鸟啼春昼晴。
涧草有幽色,野花无定名。

【译文】

犬吠声传来,是近邻人家的;鸟儿的啼鸣,春日里格外清亮和煦。涧边的野草,有幽静的颜色;野外的鲜花,没有固定的名字。

【注释】

犬吠:狗叫的声音。

近:接近。

啼(tí):鸟叫声。

涧(jiàn)草:山涧中的草丛。 涧:山间的流水。

幽色:深绿、浓黑的颜色。

定名:固定名称。

赏析: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在夔州作的一组诗。此诗为其中的第一首。

首联“犬吠人家近,鸟啼春昼晴”写诗人行至村中,首先听到的是犬吠声,接着又听到鸟儿的啼鸣声。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春天山村景象,使人如临其境。

颔联“涧草有幽色,野花无定名”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景物。他看到涧边的草丛郁郁青青,而野花却无人问津,无法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因此只好用“无定名”形容它。这一联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