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满山阿,长松弄清影。
幽禽啼数声,吟窗人睡醒。
【注释】
晓窗禽语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晓,早晨;窗,指窗户。残月满山阿,长松弄清影。阿:山坳。清影:指月光照亮的松林的影子。幽禽啼数声,吟窗人睡醒。幽禽:幽静的鸟叫声。吟窗:在窗前吟诵、读书。
【译文】
残月映照着满山,长松下清晰可见自己的倒影。
鸟儿的啼声几声,叫醒了正在吟诵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写月色和山光,次句写松影和鸟声,末句写人与景的关系。全诗意境清丽,情调宁静,给人以清新脱俗之美的感觉。
首句“残月满山阿”写诗人在清晨登高观月时所见之景。残月,即将圆未圆的月亮,这里特指新月初生,月色尚未十分明亮的时刻。山阿(à),山的北面,指山的西面。这句描写月出东方,正映照在群山环抱的西坡上。这种景象是极富诗意的。
次句“长松弄清影”,紧承首句而来,以长松为陪衬。清影,指月光照射在长松上所形成的明暗交错的树影。这里的“长松”指的是山腰以下那些参天古松。诗人登上高处远眺,只见一轮残月当空照耀着苍山翠岭,山脚下那一排排挺拔苍劲、枝叶蓊郁、枝干粗壮的大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拖到地上。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用“清影”二字来表现月光对长松的照耀,把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烘托了出来。
三、四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晨景:鸟儿开始啁啾啼鸣,清脆悦耳,打破了夜幕下的沉寂,而此时,一个读书人正在窗前吟诵诗文,不知不觉间从梦中醒来。“幽禽”指山中的小鸟,它们或栖于树枝之间,或立于枝头歌唱。“啼数声”表明鸟儿已经啼叫了好几声。“吟窗”指读书人正在窗前诵读诗歌。“人睡醒”,说明读书人是在梦中被鸟声惊醒后才从睡梦中觉醒过来的。
此诗以写景为主,但景物之中寓含着作者的情怀。诗题“晓窗禽语二首”点明是两首七绝。第一首写的是残月映照的山景,第二首写的是长松与鸟儿相伴的山林美景。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