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当户白,竹色上衣青。
风露涵虚室,江湖入净瓶。
林梢闲挂锡,月影静翻经。
止观何闻见,秋声出杳冥。
【注】
题:诗的标题。庆云:即“庆云寺”。竹水居:即“竹泉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所筑别墅,在杭州西湖之畔,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北高峰上。庆云寺,又称竹泉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28号。
当户:对着门。青:淡青。
涵虚室:指竹泉居。江湖入净瓶:指溪流从竹林中流入竹泉水瓶之中。
闲:安闲。挂锡:佛教僧人常以木片或铁片做僧帽,称“锡”,这里指悬挂于树枝上。静翻经:静坐读诵佛经。
止观何闻见:修行人达到禅定境界,对外界声色刺激无所听闻。止观,佛教用语,意谓止观修习,即止于一心不乱,观于一切皆空。杳冥:幽暗深远。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描绘竹泉居的自然风光和清幽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
首联“水光当户白,竹色上衣青”描绘了竹泉居的优美景色。门前的水面如一面镜子,映照着清澈的阳光,使得整个居所显得更加明亮、清新。而竹色则给居所增添了一抹翠绿的色彩,使得整个空间更加生机盎然。这两句诗简洁地勾勒出了竹泉居的整体轮廓,为后文进一步描绘其美景做好了铺垫。
颔联“风露涵虚室,江湖入净瓶”进一步展示了竹泉居的宁静与美丽。风吹过竹林,带来清凉的气息;露珠滴落在竹叶上,晶莹剔透。这些自然元素汇聚在一起,使得竹泉居仿佛被一片宁静的氛围所包围。同时,溪流潺潺地流淌在竹林之中,最后汇入竹泉水瓶之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林梢闲挂锡,月影静翻经”继续描绘竹泉居的景象。在树林的梢头挂着一串风铃,发出悠扬的声音。而月光洒在静坐的佛经之上,使得整座山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竹泉居的宁静与和谐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喧嚣的生活理念。
尾联“止观何闻见,秋声出杳冥”是整首诗的总结。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禅理的理解与实践。在修行的过程中,他达到了心无杂念、心无所见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所有的声响都被屏蔽在外,只剩下秋天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这两句诗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泉居的美景与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以及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理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