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卓锡住苕溪,一日寻山入会稽。
蒲室塔曾藏舍利,道林堂已种菩提。
空中云气开楼阁,门外湍声杂鼓鼙。
草木变迁吾老矣,隔江南望转凄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几年卓锡住苕溪 - 这句话的意思是“几年来我在苕溪边定居下来”,卓锡是佛教用语,指在一个地方居住或修行。
一日寻山入会稽 -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天我去寻找山林进入会稽”,会稽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县,这里指的是会稽山。
蒲室塔曾藏舍利 - 这句话的意思是“蒲室塔曾经存放过佛祖舍利”,舍利是指释迦牟尼佛的遗物,通常被认为是神圣的。
道林堂已种菩提 -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林堂里已经种下了菩提树”,菩提树是一种象征智慧的树。
空中云气开楼阁 - 这句话的意思是“空中的云彩好像打开了楼阁”,这里的“开”是一个动词,表示使某物打开或显现出来。
门外湍声杂鼓鼙 - 这句话的意思是“门外的湍急的水声像是在敲打鼓和鼙一样”,湍是水流湍急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响亮和激烈。
草木变迁吾老矣 - 这句话的意思是“岁月变迁,我已年老”,这是诗人对自己衰老的一种感慨。
隔江南望转凄迷 - 这句话的意思是“隔着南边的江水望着北方,景色显得更加凄凉”,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越上能仁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山水、建筑等元素,展现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