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赐袈裟染茜红,拈花消息悟灵峰。
大开海会容三教,远致嵩呼祝九重。
贝叶有书驮白马,葛藤无语问黄龙。
湖船满载燕山月,归照招提万树松。
这首诗是送给无遇长老的,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敬仰和祝福。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新赐袈裟染茜红”:这是描述长老所获的新赐予的袈裟是红色的,象征着喜庆与吉祥。
- “拈花消息悟灵峰”:这里提到的“拈花”是指禅宗中的公案故事,即佛陀在灵峰寺拈花示众,众弟子皆默然。这暗示了长老对佛法的领悟已经达到了高深的境界,如同灵峰般巍峨。
- “大开海会容三教”:这里的“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思想。长老的到来象征着佛教与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的广泛交流和融合。
- “远致嵩呼祝九重”:嵩呼是指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长老的归途被人们远道欢迎,祝愿他在九重天(指皇帝)的保护下平安顺利。
- “贝叶有书驮白马”:贝叶是指佛教经文,白马则代表了和平与友谊。长老带着这些珍贵的经文和和平的使命归来。
- “葛藤无语问黄龙”:这里的“葛藤”比喻长老的智慧与才能,而“黄龙”则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人物或事件。长老的智慧无人能及,就像黄龙一样强大。
- “湖船满载燕山月”:湖船满载着来自燕山的明月,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反映了长老带来的不仅是佛法的智慧,还有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能力。
- “归照招提万树松”:长老的归来如同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寺庙,使得万棵树上的松树都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描绘了长老的智慧和慈悲如何给寺庙和众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长老的形象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众生的关爱。同时,通过使用佛教象征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长老智慧、慈悲和影响力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