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牧牛,丰林清润纵尔游。长鞭短策莫轻举,从渠饮啮饱即休。
老幼年年仰衣食,耕种田园藉牛力。早夜单衣自饭之,只恐春来或牛瘠。
日日丁宁语牧儿,老翁饷尔当及时。笼禽吹笛任相学,慎勿将牛尝苦之。
牛不耕田廪无粟,淮上三年食人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儿牧牛,丰林清润纵尔游。长鞭短策莫轻举,从渠饮啮饱即休。
    注释:孩子牧牛,在丰茂的树林中尽情游玩。长鞭短策不要轻易使用,让牛自由地吃草饮水直到吃饱为止。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孩子在丰茂的树林中尽情地牧牛,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长鞭短策不要轻易使用,让牛自由地吃草饮水直到吃饱为止,体现了诗人对孩子的关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2. 老幼年年仰衣食,耕种田园藉牛力。早夜单衣自饭之,只恐春来或牛瘠。
    注释:年复一年,老人和孩子都依赖着衣食生活。耕种农田时,要借助牛的力量。早晚穿着单薄的衣服吃饭,只怕春天到来时牛瘦弱。
    赏析:后两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艰辛,他们辛勤劳作是为了维持生计,而牛则是他们的帮手。诗人通过描绘老人和孩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

  3. 日日丁宁语牧儿,老翁饷尔当及时。笼禽吹笛任相学,慎勿将牛尝苦之。
    注释:每天叮嘱孩子,老翁给你吃的要及时食用。笼子里的鸟可以随意学鸣,千万不要让牛吃苦。
    赏析:最后两句是对孩子们的叮嘱,希望他们能及时食用老翁给的食物,同时也提醒孩子们不要虐待自己的牛。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关爱。

整首诗以牧童为主题,通过描绘牧牛的过程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同时,诗歌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