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
门扃白日闲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
飘零王粲今何处?
想见登楼此日情。
寄友
聚散悠悠水上萍,相思千里梦魂惊。
门扃白日闲花落,愁入春风芳草生。
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
飘零王粲今何处?想见登楼此日情。
注释:
- 聚散悠悠水上萍: 指诗人与友人的聚散如同水上漂浮的萍草,无根无依。
- 相思千里梦魂惊: 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使得梦中也感到惊恐不安。
- 门扃白日闲花落: 形容门前白日里闲适的景象,花朵随风落下,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
- 愁入春风芳草生: 春天的风吹动了带愁的芳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
- 天北云遥回雁影: 天空中的雁群向南飞翔,形成一条长长的影子,暗示着远行的友人或家人。
- 江南春尽老鹃声: 杜鹃声在江南已经渐渐变得低沉,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 飘零王粲今何处?: 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此处用“飘零”形容自己像王粲一样四处漂泊,不知所终。
- 想见登楼此日情: 想象着当年与友人一起登高望远的情景,感受那份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经历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首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显孤寂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相思千里梦魂惊”和“愁入春风芳草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心理。
诗中“天北云遥回雁影,江南春尽老鹃声”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象征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同时“飘零王粲今何处?”一句更是巧妙地借用历史人物王粲的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最后,全诗以对未来重逢场景的想象作为结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希望和期待,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和不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及其生活的哲学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在宋代诗词中颇具特色,显示了释文珦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兼思想家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