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
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
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
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
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
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
此时行坐闲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
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四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安慰。“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二句,写诗人在宴会上向朋友赠送了三千篇诗文,朋友不敢轻易动笔,因为作者的文章气势如山,文风如刀,令人敬畏。“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二句,写诗人被举荐为国子监博士,而举荐者是乡里的老前辈,举荐时又得到地方长官的鼓励,这使诗人感到无比荣耀。“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二句,写诗人送别友人,友人骑马出发,诗人站在路口目送朋友离去。“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襟两目垂”,意思是整理好衣裙来送行,泪水沾湿了衣襟流到了眼眶里。“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意思是在睡觉之前把离别的话告诉朋友,直到马头远去还在叮嘱。“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意思是穿上青衫就早早地回来了,不要让我的心灵变得狭小。“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意思是秋天冬天风雪寒冷,面对镜子懒得梳理发髻插金钗。“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意思是梦魂夜里来到你的身边,醒来却感到孤独寂寞。“此时行坐闲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意思是此时我坐着也躺着思念着你,忍受着眼泪和忧愁皱紧眉头。“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意思是古人离别的时候要过三个秋日,不知道你要离开多久。“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山高水阔三千里”,意思是山高水长路遥迢迢,功名利禄让人心烦意乱。“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意思是以前我曾弹拨过伯牙的琴弦,没有遇到知音不要埋怨上天。“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意思是去年我又弹奏《相如赋》的曲调,可是汉武帝仍然没有重用我。“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意思是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双”字是错的,平川忽然之间起了风波。“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当时南宫罢捷音”,意思是当时朝廷停止科举考试的消息传来,我正闷闷不乐。“教妾沉吟杵中心”,意思是叫我如何能不伤心难过。“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意思是为你洒下红粉做成的泪水,红罗帐里湿透了你的枕头。“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意思是愤愤地把琴弄得琴声悲鸣,默默地吟诵着有怨言的诗句。“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意思是千万种曲子都演奏不成曲调,争着要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意思是千百个思绪万千的诗句都想不出来,心中像死了一样毫无知觉。
【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面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全诗以送别为线索,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巧妙地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首联、颔联描绘出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友人骑马离去,诗人在路口为友人送行,并嘱咐友人一路平安。颈联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担心友人会因离别而心情沮丧、孤苦无依。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希望友人早日荣归故里,不要让自己的心变得狭隘。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
【答案】
寄外
昔君曾奏三千牍,凛凛文风谁敢触?
乡老荐贤亲献书,邦侯劝驾勤推毂。
马头三控登长途,谓君此去离场屋。
整顿罗裳出送君,珠泪盈盈垂两目。
枕前一一向君言,马头犹自叮咛嘱。
青衫寸禄早荣归,莫遣妾心成局促。
秋天冬暮风雪寒,对镜懒把金蝉簇。
梦魂夜夜到君边,觉来寂寞鸳鸯独。
此时行坐闲窗纱,忍泪含情眉黛蹙。
古人惜别日三秋,不知君去几多宿?
山高水阔三千里,名利使人复尔尔。
昔年曾拨伯牙弦,未遇知音莫怨天。
去年又奏相如赋,汉殿依前还不遇。
时人不知双字讹,平川倏忽起风波。
当时南宫罢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
为君滴下红粉泪,红罗帐里湿鸳衾。
愤愤调琴蝉鹊噪,默默吟诗怨桂林。
千调万拨不成曲,争那胸中气相掬。
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