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秀绝钱塘西,六鳌截岸开云霓。
瑶峰彩树绮罗色,孰将烟雨看冥迷。
昔年繁华有如此,金碧楼台画图里。
今来观画想当年,一片生绡但烟水。
紫霞道士璚楼仙,栖真养素玄又玄。
含毫深雾入幽思,写开十里玻璃天。
玻璃浮天漾天色,倒影斜分雨云墨。
元晖有意共苍茫,岂在西娘艳雕饰。
晴天散雨东风吹,雨收已觉非当时。
它年携此故山去,松风洒瀑遥相思。
马虚中为庐山黄尊师画西湖烟雨
湖山秀绝钱塘西,六鳌截岸开云霓。
瑶峰彩树绮罗色,孰将烟雨看冥迷。
昔年繁华有如此,金碧楼台画图里。
今来观画想当年,一片生绡但烟水。
紫霞道士璚楼仙,栖真养素玄又玄。
含毫深雾入幽思,写开十里玻璃天。
玻璃浮天漾天色,倒影斜分雨云墨。
元晖有意共苍茫,岂在西娘艳雕饰。
晴天散雨东风吹,雨收已觉非当时。
它年携此故山去,松风洒瀑遥相思。
译文:
湖山秀丽得就像钱塘西面的风景一样绝伦,六座山峰像巨鳌一般从水中横空出世,挡住了天空的云霓。
瑶池上的山峰五彩缤纷,犹如绮罗般的颜色,谁能想到那如烟如雾的景色?
往日繁荣的景象就像现在一样,金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都被绘制在图画中。
现在站在这画前,我想象着当年的繁华景象,只看到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色。
紫色的霞光照耀在仙人居住的玉楼上,如同仙境中的神仙一样飘渺而神秘。
他拿起画笔深深地融入其中,画出了一片十里长的玻璃天。
那透明的玻璃就像是天空,漂浮在空中,映照出天色的颜色,倒映出斜斜的雨云。
元晖有意与我共赏这片苍茫的景象,不在乎那些西面的美女们如何装饰。
天气晴朗时,天上的雨滴被吹散,东风一吹雨就停了,等到雨停后才知道不是当初的景象。
以后我还要带着这幅画回到故乡,让松风吹过瀑布,远方的朋友遥寄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在庐山黄尊师家观赏画卷后的即兴之作。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钱塘江两岸的美丽风光和画卷上所呈现的美景。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钱塘江两岸的自然美景比作“六鳌”、“截岸”、“云霓”,以及“瑶峰”。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诗人还通过“孰将”一词表达了对画中美景的惊叹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画中所展现的昔日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比画中与现实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中间六句进一步展开对画中景色的描绘和感慨。诗人用“紫霞”、“璚楼”等字眼来赋予画中景色以神秘和超凡脱俗的色彩。同时,他还用“含毫深雾”来形容自己沉浸在画卷中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之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画中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人认为画中美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他渴望能够携此画卷一同前往故乡,与朋友一起欣赏这份美好的回忆和情感。
结尾四句是诗人在观画之后产生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美景并非只是眼前的色彩和形态,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领悟其中的意蕴和精神。他提出的观点引发了读者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思考。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他希望与朋友共同分享这份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画卷的描绘和诗人自己的感悟,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友情和美好的珍惜和追求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