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贾客木兰船。
老宜泉石支慵态,吟称烟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
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

【注释】

湘竹杖寄无住:湘竹,即斑竹。相传舜帝死后葬在湖南洞庭湖的九嶷山,后人以竹为祭。

采向舜妃江庙前:采,指采得湘竹。舜妃江,即湘江。

贾客木兰船:贾客,商人。木兰船,一种大船,用木兰木做船身,可以载物,也可载货。《汉书·东方朔传》:“木兰从军十二年,生得苦辛。”后用以称商人。

老宜泉石支慵态:宜,应该,适宜。慵态,懒散的样子。

吟称烟霞倚瘦肩:吟咏时,应景而作,诗情画意,有如烟雾缭绕,霞光灿烂,依傍着消瘦的身躯。

宴坐夜和金锡憩:宴坐,闲坐着。金锡,金锡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经行春卓紫苔穿:经行,行走。春,春天。卓,高大的样子。

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知道师傅(指作者)的道德和价值,就像神龙护卫一样,不要轻狂地飞升到天宫去。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二十字,押平声韵。全诗内容清新自然,语言朴素生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联“湘竹杖寄无住”,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湘竹,即斑竹,相传舜帝死后葬在湖南洞庭湖的九嶷山,后人以竹为祭。贾客木兰船,是指商人的大帆船。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颔联“老宜泉石支慵态,吟称烟霞倚瘦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用“泉石”和“烟霞”这两个意象来表现自己悠闲自得的心境。同时,诗人还通过与瘦肩相称的描述,表现出自己的瘦削身材和清瘦的面容。这一部分诗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颈联“宴坐夜和金锡憩,经行春卓紫苔穿”,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宴坐休息的场景和春天漫步的情景。这里,金锡台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象征着神秘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之情。

尾联“知师道价神龙护,莫漫腾空去九天”,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借用了神龙守护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师傅道德和品质的认同感。同时,诗人也告诫人们不要轻率地追求高远的目标,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部分诗句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启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