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本英雄,来成羽翼功。
向令秦重士,未必隐山中。
四皓
四位英雄隐逸商山展羽翼
向令秦重士未必隐山中
【赏析】
《四皓》是一首描绘四位隐士的诗,他们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后来在汉高祖欲另立太子时,吕后听从张良之计,请下四人,使太子保住了位子。后人以“四皓”比喻德高望重的隐士。全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描述四皓的故事,表达了对贤人隐逸生活以及其背后深意的赞美和敬仰。
首句“四老本英雄”,直接开篇点题,指出四皓原本都是英雄人物,这为后续的叙述奠定了基调。紧接着“来成羽翼功”,强调四皓的到来,如同为太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太子得以稳固地位,展现了四皓的重要作用。第二句“向令秦重士”,则转向对秦始皇的批评,指出其重用士人,而忽视了贤能之士的价值。这两句既展示了四皓的智谋与远见,也揭示了他们的选择是基于对时局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未必隐山中”,进一步阐述了四皓的选择,即使他们并非出于隐逸的愿望,而是被当时的局势所迫,不得不隐居。这一转折增加了诗句的深度,也为后文埋下伏笔。最后一句“未必隐山中”,既是对前文的回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一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他们都愿意挺身而出的精神。
《四皓》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更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它启示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国家、为人民挺身而出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