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
漫道九重宫殿远,几曾掩得外边声。
【注释】
1.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卧吹箫图:指唐玄宗在梦中吹箫的传说。2.珊瑚枕:用珊瑚制成的枕头。3.玉箫:用玉石雕刻成的箫。横:放置平直。4.霓裳:唐代乐曲名。5.万里行:形容乐曲的美妙动人。6.掩得:关住或挡住的意思。7.边声:指边疆的战事。8.赏析:此诗借咏明皇卧吹箫图,讽刺了那些只知享乐、不恤国事的人。
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
漫道九重宫殿远,几曾掩得外边声。
【注释】
1.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卧吹箫图:指唐玄宗在梦中吹箫的传说。2.珊瑚枕:用珊瑚制成的枕头。3.玉箫:用玉石雕刻成的箫。横:放置平直。4.霓裳:唐代乐曲名。5.万里行:形容乐曲的美妙动人。6.掩得:关住或挡住的意思。7.边声:指边疆的战事。8.赏析:此诗借咏明皇卧吹箫图,讽刺了那些只知享乐、不恤国事的人。
江山万里图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画面中展现了辽阔的江山和壮丽的景色。首句“只尺寒流千万峰”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蜿蜒曲折,以及山峰的连绵起伏,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次句“濡声寂寂暮猿空”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山谷中的猿猴在暮色中长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译文: 只见一条条寒流蜿蜒曲折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毡城万里风雪寒 - 词语注释:毡城,指代遥远的边城。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风雪寒,描绘了边城的严寒气候。 - 译文:遥远的边城,风雪肆虐,天气寒冷。 2. 妾行虽危汉室安 - 词语注释:妾行,指昭君出塞的旅程。虽,虽然。危,危险。 - 译文:虽然昭君出嫁到匈奴,但汉朝依然安定无忧。 3. 汉室已安妾终老 - 词语注释:汉室,即汉朝。已安,已经安定。妾,指昭君。 -
诗句原文:自君之出矣,妾自奉尊嫜。知君不思妾,亦当思故乡。 译文:自从你离开后,我独自侍奉着家室。知道你不再想念我,我也该思念我的家乡。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女性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她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即使知道丈夫不再回头,她也依然怀念自己的故乡。这里的“自君之出”指的是丈夫离开,而“妾”则是指妻子。诗中的妻子虽然孤独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丈夫。 赏析
诗句翻译:“全齐拱手受燕兵,义士谁为国重轻?” 这句诗的大意是说:整个齐国都向燕军投降了。那么在国家危难之际,谁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是谁应该为国家的安危和利益负责呢?这里的“义士”指的是那些忠诚于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利益和安危而奋斗的人。他们可能是武将,也可能是文臣,或者是普通百姓。然而,面对外敌入侵的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选择投降或妥协,这让诗人深感痛心和愤怒
【注释】五杂组:指战国时齐威王设的五个方面的人才。冠冕缨:指戴帽饰、系缨带。 往复还:指军队调动频繁,往返不定。戍卒更:指士兵换防。 不得已:指形势迫使。平城:地名,在今河北正定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战争造成的惨象,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炼质朴,形象生动传神,富有音乐感。 “五杂组,冠冕缨。往复还,戍卒更。不得已,困平城。”这四句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首联写景灵宫的原庙,用“都人忆故宫”点出孟门,即唐玄宗曾到孟门,后在长安建兴庆宫,称南内或西内,又称大明宫。第二联写当年唐玄宗驾幸处,乔木鸟呼风,写出了当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第三联写“乔木”之盛,是借昔年之事以喻当今之事,暗寓今不如昔之意
注释:刘伶墓 酒浇磊块作平怀,一锸相随死便埋。 个是先生醒时语,醉中那复问形骸。 刘伶墓:即刘伶墓诗,晋代阮籍的《咏怀诗》之一。 刘伶:即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兼酿酒师刘伶。 磊块:指胸中郁闷不平之气。 平怀:心情平静。 锸(chā):古代挖掘土地的工具。 个:指“我”。 醒时:清醒的时候。 语:说的话。 形骸:形体、躯体。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与感悟。首句“酒浇磊块作平怀”
玉环病齿图 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 注释: 一点春寒入瓠悄:一点春寒悄悄进入葫芦。瓠,葫芦。 海棠花下独颦眉:独自皱着眉头看着海棠花。 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厨房里每年的日子都不曾传唤过我,也不曾被君王索要过荔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玉环的牙齿和对食物的喜好,来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注释: 1. 旱乡田父言:这是诗人对一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农夫的赞美,他辛勤劳作,不畏艰辛。 2. 疲牛病嚅饿桑间:疲惫的牛在桑树丛中挣扎着寻找食物,饥肠辘辘。 3. 碌碡间眠麦地乾:牛躺在干涸的麦田里休息。 4. 残税驱将儿子去:为了缴纳剩余的税款,农夫不得不让年幼的儿子外出打工挣钱。 5. 岂畦欲倩草人看:难道田地里的杂草需要请草人来除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农民的生活场景
【注释】 长信宫:汉武帝时建,为宠妃赵飞燕姊妹所居。 秋来:秋天到来。 夜香:指焚香。 拜:敬献香烛。 玉阶前:指皇宫内。玉阶:台阶。古代宫殿的台阶用玉石砌成。 妾吟:即《长门怨》,是一首古风体诗歌。 顾:顾念。 惟:只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月的圆缺和人的悲欢,借月亮的变化,抒发了对君王的眷恋,寄托了作者对君主的忠贞之心。诗的前两句写景。首句写明月当空,自圆其形
“国色双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来。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宋无的《二乔卷》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作品,通过描绘二乔——大乔和小乔——的形象以及她们的故事,展现了古代美女的美貌、智慧和见识。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国色双花相并栽:这里的“国色”指的是国色天香的美女,即三国时期的两位著名美女大乔和小乔。她们的美丽被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周郎分得小枝来
诗句释义 1 老妻病女去淮西:“老妻”指的是妻子,而“病女”则指女儿。这里的“淮西”是指中国江苏省一带,古代以方位为名的地区。这一句描述了诗人的妻子和女儿都离开了他/她,前往了淮西地区,暗示了家庭的分离和亲人的远行。 2. 慈母居吴鹤发衰:“慈母”指的是母亲,而“吴”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东部地区。这里用“鹤发衰”来形容母亲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如雪一般白,形容母亲年迈。 3. 我独天涯听夜雨
【注释】 水驿:水上的驿站。 浑:全,完全。 短长亭:指古时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泛指旅途中的客店、旅馆等。 莫笑:不要嘲笑。 杨花:柳絮。 浮萍: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比喻行踪无定的人。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写“水驿”以寄寓诗人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感慨。这首诗前两句写“水驿相连晓夜行”,点明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后两句用杨花和浮萍的比喻,抒发了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人生哲理
诗句: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动闲愁。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 译文:傍晚时分,我停靠在湓江边的一艘小船上,琵琶亭下的景色让我心中涌起了深深的闲愁。唐代的《霓裳》和《绿腰》音乐早已消失无踪,只剩枫叶和荻花在秋天里独自摇曳。想起了贾谊才华横溢却因贬谪而哀叹人生,就像悲伤的鵩鸟;而屈原的《楚辞》中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仿佛总是对那些不公正的命运深深不满。 赏析:这首诗以琵琶亭为背景
诗句原文:} 菊花三百六十种,处处名园花不同。 安得化身千百亿,一花著取一吟翁。 {译文:} 菊花有三千多种,每个名园的菊花各有特色。 如果我能变成千万个,那我就要为每一朵菊花写一首诗。 {注释:} 1. 吴中:地名,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2. 三百六十种:形容菊花种类极多。 3. 名园:著名的园林。 4. 不同:每个园林的花都有其独特之处。 5. 化身:指诗人希望自己变成某种事物。 6.
《题玉环联辔图》是宋代诗人宋无的作品,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宫廷生活的一角。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 1. 赭袍红映缕金衣:“赭袍”指的是深红色的袍子,“红映”表示颜色鲜艳且互相映衬。这里的“缕金衣”则指衣服上细腻的金色纹路,整体描绘了一种华丽而庄重的场景。 2. 笑并花骢酒力微:描述了一位骑马的人(很可能是侍从或随行人员)与一匹名叫“花骢”的骏马一同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