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令节醉花前,老病花前服药眠。
自检铜人试榆火,午窗烧艾起新烟。
注释: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
令节:佳节。指清明节。
少年令节醉花前:年少时在清明节这天,沉醉于赏花饮酒之中。
老病:年纪大,身体不好。
自检铜人试榆火:自己检查一下铜人(中医用具)是否准确无误,然后试着用榆木做的火来烧。
榆火:榆木做的火。
午窗:中午的窗户。
午窗烧艾起新烟:中午时分,在房间的窗户上点燃艾叶,产生烟雾。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清明节习俗的诗,通过对清明节习俗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少年令节醉花前”,描绘了年少时候在清明节这天,沉醉于赏花饮酒之中的场景。这里的“少年”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回忆和怀念。
第二句“老病花前服药眠”,则表现了年纪大了之后,在花前服药入睡的情景。这里的“老病”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衰老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自检铜人试榆火”,则是描述了自己检查铜人的精确度,然后用榆木做的火来烧。这里的“自检”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审视。
第四句“午窗烧艾起新烟”,则是描述中午时分,在房间的窗户上点燃艾叶,产生烟雾的场景。这里的“艾叶”一词,代表了驱邪避害的传统习俗。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习俗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命、疾病、衰老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