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清尘犯属车,纲骡驮得荔支无。
却嫌画史才情少,不作承平舞马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张祜(785—?年-842年),字君祥,唐朝洛州(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诗人、宰相。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按照律诗的格式来排列:
第一句:“剑阁清尘犯属车”,意思是说剑阁的尘土污染了朝廷的车驾。剑阁在四川剑门关一带,属于唐朝的属国。这里用“犯”表示污染。
第二句:“纲骡驮得荔支无?”意思是说纲骡(一种运输工具)运载荔枝却无法运载它。这里用“纲骡”指代运输工具,用“荔支”指代荔枝。
第三句:“却嫌画史才情少”,意思是说作者觉得画史的才华和情感都不够。这里用“画史”指代绘画作品。
第四句:“不作承平舞马图”,意思是说不会创作出盛世时期的舞马图。这里的“舞马图”是指描绘舞动的马匹的画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一幅图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句中的“剑阁清尘犯属车”指的是剑阁的尘土污染了朝廷的车驾,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次句中的“纲骡驮得荔支无”则是指纲骡无法承载荔枝,暗喻了当时的腐败现象。最后一句中的“画史才情少”则是指画史的才华和情感都不够,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失望。整首诗以一幅图画为载体,巧妙地将作者的讽刺之情融入其中,达到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
这首诗也体现了张祜作为一位宰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批评,希望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反思。这种以诗言志的方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