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生风吹不歇,古涧出泉鸣自幽。
玉屑饭馀移白日,紫芝歌动振高秋。
【注释】
古涧:古老的山间小溪。松图:画松的画卷。长(zhǎnɡ)生:长久不凋。风:这里指山间的风声。歇:停息。幽:寂静,深奥。玉屑饭:用玉石做的饭食。移白日:把太阳移到白日里来。紫芝:一种草名,相传服之可以长生。歌动:唱歌的声音惊动了秋天。振:振动。
【译文】
长松在山涧中生长,风吹不息;山涧出泉水,声音幽深。
玉石做的饭食剩下,移来白日光照耀;唱起歌来,惊动了高高的秋天。
【赏析】
诗是写一幅画卷,画面上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而是通过“长松”和“古涧”这两个词组,把读者的想象引向了高山深谷之中。“长松生风吹不歇”,写出了松树的高大、苍劲和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的精神。“古涧出泉鸣自幽”,写出了涧中泉水的清冽、幽深。而“玉屑饭馀移白日,紫芝歌动振高秋”二句,则把读者引到了一个幽静的境界中去:用玉石做成的饭食被吃完了之后,剩下的白光把太阳都移动了;唱歌的声音惊动了高远的秋天。这两句既富有诗意,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此诗以松为题,却从山涧中的泉水写起,然后写到松树,再写山涧中的风景,最后才写到松树。这种构思方法很有特色。开头两句,诗人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长松生风”一句,突出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出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人又把笔触伸向山涧,描绘出了山涧泉水的景象:“古涧出泉鸣自幽”。这里的“出泉”、“鸣”、“幽”,都很有特色。“出泉”二字,把读者引到泉水边,使人们仿佛听到了泉水的潺潺声,感到了它清澈、清凉、透明的特点。“鸣自幽”,则把泉水的淙淙之声写得十分动人。而“幽”字,不仅写出了泉水的清幽,而且使人感觉到了那泉水的甘甜、醇厚。这样,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句“玉屑饭余移白日”,则是把读者引到了一个更加美丽的地方。“玉屑饭余”三字,把读者引到了一个仙境。“移白日”,使人想到了太阳,使人想起了白天。但这里所说的“白日”,并非指太阳本身,因为太阳是永远照常的。诗人之所以说“移白日”,是因为诗人要强调的是“玉屑饭余”的珍贵和难得。这三个字把读者引到了一个更为美妙的境界中去。而“紫芝歌动振高秋”这一联,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松树的。“紫芝歌”即《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的“南山有台,北山有摧,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这首诗中说:“南山有桑,北山有杨,蚕月条桑,取彼介女。蚕月条桑,取彼公主。将飞将翔,还归无忘。我思摄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可见,这里的“紫芝”即取自于《诗经》,而“歌动”二字,把读者引到了一个更加美妙的境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