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岂忘世,脉脉重端居。旷怀不可极,清风生太虚。
寂寂独无营,欣欣常有馀。童子启窗户,昼读孔氏书。
窅然在隘巷,时来长者车。问我何栖迟,东陵未丘墟。
矧伊幽州士,胡为卧空庐。答云各有志,素丝尚匪污。
相从赋《黄鸟》,驾言歌《白驹》。凤兮或来下,愧彼狂接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李叔成静怡精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守道岂忘世,脉脉重端居。
  • “守道”指的是坚守道德和道理;”忘世”则是指超脱世俗。”脉脉”形容眼神温柔、深情。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在坚守道义,但并不忘记世间的繁华与纷扰,内心仍然充满温情地居住着。
  1. 旷怀不可极,清风生太虚。
  • “旷怀”意味着心胸开阔。”太虚”指的是天空或宇宙,这里可能指代高远的境界或思想。诗人表达了他胸怀宽广,无法被局限,如同清风拂过空旷的天空一样自由。
  1. 寂寂独无营,欣欣常有馀。
  • “寂寂”和”欣欣”都是形容心境的状态,”无营”即没有杂念,”有余”表示心情愉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独自时的心态,既不忧虑世事,又常保乐观。
  1. 童子启窗户,昼读孔氏书。
  • “童子”可能指的是年轻的学生或仆人。”启窗户”暗示着阳光明媚,适合读书。”昼读”表明是在白天学习。孔子(孔圣)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以这里的“孔氏书”很可能指儒家经典。
  1. 窅然在隘巷,时来长者车。
  • “窅然”意味着深邃的样子,可能指小巷深处。”长者车”可能指的是一位年长的客人的车。这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不时会有长者的车辆来访。
  1. 问我何栖迟,东陵未丘墟。
  • “问”可能是客人的提问,”栖迟”意为居住停留,”东陵”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丘墟”则表示已经荒废的山丘。这句回答表明诗人并没有因为外界的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的住所仍然稳固且未受外界影响。
  1. 矧伊幽州士,胡为卧空庐。
  • “矧伊”表示何况,用来加强语气。”幽州”是古代地名,特指北方的一个地区。”胡为”即为何要这样做的意思。这句强调了诗人选择隐退的理由。
  1. 答云各有志,素丝尚匪污。
  • “答云”表示回答说。”各有志”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和追求。”素丝”可能指的是纯洁、质朴的事物,比喻诗人的志向不为世俗所污染。这句强调了诗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志向。
  1. 相从赋《黄鸟》,驾言歌《白驹》。
  • “相从”指一同参与某件事。”赋《黄鸟》”可能指的是创作或朗诵诗歌,”《黄鸟》”可能是指《诗经》中的一篇作品。”驾言”是说唱歌词的方式。”歌《白驹》”也可能指的是歌唱,”《白驹》”可能是指《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这句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一起赋诗、唱歌的情景。
  1. 凤兮或来下,愧彼狂接舆。
  • “凤兮”是对凤凰的呼唤,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吉祥。”或来下”意味着可能降临或者到来。”愧彼狂接舆”则是对自己不随波逐流感到惭愧,”接舆”是楚国的狂人,以直率著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对于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反思。

赏析:
《题李叔成静怡精舍》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李白通过对李叔成精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高尚生活的理想。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境界升华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