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宾来举白浮,要须同赏桂华秋。
蛾郎应恨灯无焰,娈女能教月再修。
分外高寒天上阙,就中明彻水边楼。
姮娥不我为生客,休把光芒取次收。

【注释】

和子搢:人名。

中秋:指月亮最圆之夜,也指中秋节。

宾:指客人。

白浮:一种酒。

蛾郎:美女。蛾,美女的代称。

月华秋:月亮如玉般晶莹,如秋水般的清澈。

娈女:美人,美丽的女子。

高寒:指高远清朗。

天上阙:天上宫殿的门。

姮娥:即嫦娥,神话中月宫的仙女。

明彻:明亮透彻。

生客:不受欢迎的人。

取次收:随意收起。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中秋节宴上所作的咏物诗。诗人抓住月亮的特点,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的美丽和清幽,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

开头两句:“最后宾来举白浮,要须同赏桂华秋。”意思是说,宴会的主人邀请大家举杯共饮白露酒,必须等到中秋节的时候才能欣赏到桂花的美景。这里“白露”是古人将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前称为白露,此时正值桂花盛开之时。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月亮的圆满,又写出了桂花的芳香和美好,同时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蛾郎应恨灯无焰,娈女能教月再修。”意思是说,蛾儿(蛾眉)姑娘应该恨着没有点燃灯光,而美丽的姑娘却能够使皎洁的月光再次明亮。这里“蛾郎”是比喻蛾眉般的美女,“月再修”则是指月亮再次升起。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月亮,又赞美了美女的娇媚多姿。

“分外高寒天上阙,就中明彻水边楼。”意思是说,月亮特别地高远、寒冷,就像天上的宫殿一样;月亮特别地明亮透澈,就像水中的楼台一样。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姮娥不我为生客,休把光芒取次收。”意思是说,月宫里的嫦娥不会接纳我这个客人,请不要随意收起你的光芒。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崇敬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