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
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
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译文:
想象在闲适之处建一草堂,内心安宁的便是我家乡。
要知道身居此地便是烦恼,长生不老的药方也无用处。
年老后读书只让人昏昏欲睡,愁绪纷来却难以成章。
以前的习惯都已清除干净,等待与高人讨论坐忘之学。
注释:
- 拟结:计划或设想建立。
- 孔安道:此处可能是诗人对东庵的别称,或指其友人。
- 闲中:闲暇之时。
- 心安处即吾乡:心灵平静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 见在身为患:眼前的情况就是烦恼。
- 长生药有方:长生不老的药方也没有用。
- 老去:年龄增长。
- 书:书籍或学问。
- 引睡:让人感到昏昏欲睡。
- 得句:得到诗句。
- 不成章:写不出好的诗句。
- 习气:旧有的习惯。
- 坐忘:佛教术语,意为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彻底放松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头两句“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描绘了诗人在悠闲生活中找到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安宁,暗示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内心平静,那就是真正的家园。随后的诗句进一步展开这种心境,如“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这里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真正重要的不是长生不老的药方,而是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对老年生活的感受,“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反映了诗人对于年老带来的身体变化和思维退化的感慨。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衰老的忧虑及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诗人的理想状态,“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表达了对过去不良习惯的摒弃,以及期待在与高人的交流中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修养的重视以及对高洁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