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除妖气斗牛闲,一夜长星落将坛。
天意欲将全节畀,人心无柰此时寒。
断头那肯降朱泚,血指谁思灭贺兰。
立尽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注释】
- 刚忠公: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 妖气:指叛乱的气焰。
- 斗牛闲:斗、牛二星座,古人认为天象能预示人事祸福,这里比喻朝廷的局势不稳,妖氛弥漫。
- 朱泚:唐朝末年叛将,后为帝。
- 贺兰山:即阴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此处泛指北方边境。
- 立尽太行山上石:意指杜甫忠于国家,即使牺牲也毫不畏惧。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刚忠公的诗,表达了他对朝廷和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刚忠公忠诚的赞美。
首句“未除妖气斗牛闲”,意思是说朝廷的局势不稳定,妖风弥漫。”斗牛”在这里指的是天空中的北斗星和牵牛星,它们的位置变化被古人认为是天象变化的反映。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景象,预示着未来的危机。
第二句“一夜长星落将坛”,则是说天上的星星坠落了,象征着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被暗杀。这里的“长星”通常是指彗星,而彗星的坠落往往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第三句“天意欲将全节畀(bi)”,意为天意希望有忠臣来保全朝廷的节操。这句话表达了对朝廷中那些坚守节操的人的赞美,他们像星辰一样,即使在黑暗中也闪耀着光芒。
第四句“人心无柰(nai)此时寒”,意味着朝廷中的人无法忍受这种寒冷的政治环境。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混乱和恐惧。
第五句“断头那肯降朱泚”,表明那些忠诚的人不会向敌人屈服。朱泚是唐朝末年的叛将,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背叛朝廷的人。
第六句“血指谁思灭贺兰山”,则是说那些英勇的人会想到用鲜血来消灭敌人。贺兰山是北方的一座山,这里是借用来象征敌人的势力。
第七句“立尽太行山上石”,表示那些忠诚的人就像太行山上的石头一样坚定。这是对刚忠公的赞美,他就像那些坚贞不屈的石头一样,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毫不退缩。
最后一句“我公忠烈不容刊”,是对刚忠公个人的赞誉,说他的忠诚和勇敢是无法被抹去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刚忠公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