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毛锥不入时,如今尤恨扫门迟。
徒劳魏氏贪鸡肋,却笑虞人望羖皮。
未有赤心相待处,柰何白发是归期。
傥令扶病还桑梓,横草难忘报所知。
这是一首讽刺诗,写诗人自叹不能出仕为官,却仍怀念刘益的知遇之恩。诗人自比“毛锥”,说自己有才而不被时人所用,如今更恨自己当初不应错过机会。他羡慕魏晋名士的潇洒自在,嘲笑虞人的固执,认为他们不懂得人情世故。最后两句表示如果有机会能回到故乡,一定会报答知遇之恩。
译文:
我自认为笔尖锋利,却不能在时势中施展才华,现在尤其遗憾错过了扫门入仕的机会。
白白浪费了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们贪恋鸡肋般的权力地位,却嘲笑那些像虞人一样坚持理想而最终落得下场的人。
既然没有真心待我的地方,那么我只能接受白发终老的现实了。
倘若能借病归乡,回到桑梓之地,我会记着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失望和对自己才能的无奈。诗人用“毛锥”自比,暗示自己的文才虽然高超,但却无法得到赏识和重用。他感叹自己错过了机会,未能像魏晋时期的文人那样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诗人对虞人的嘲笑,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虞人过于固执己见,不肯随波逐流,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的执着和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的向往和对于回报恩情的决心。他认为既然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安身立命,那么就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等待白发终老。然而,他也表示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乡,他会铭记恩情,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感恩之心的重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