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须欢伯,开颜只孔方。
世情如苦海,件件可鬨堂。

【注释】

商君: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祥风:吉祥之风,比喻和顺的风气。欢伯:即伯牙,善于弹琴,相传他弹奏琴曲时,能令人忘却世俗烦忧,听后心旷神怡。孔方:指古代货币“铜钱”。鬨堂:形容喧闹、嘈杂。

【赏析】

此诗以“一字百题”为题,意在表明商鞅变法之重要,而商鞅的变法又是以“开颜只孔方”(笑颜可开)为前提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但商鞅为人刻薄寡恩,不恤民力,百姓怨声载道。因此,他死后,民间有歌谣说:“前事知多少,秦法如毛”,并编成歌曲,“一字百题”就是其中之一。

“和气须欢伯,开颜只孔方。”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讲究和谐之道,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要想让人民愉快地接受新法令,必须用钱财来笼络他们,使他们高兴。这里把“欢伯”和“孔方”作为关键词,说明治国理政必须得民心,而得民心的方法之一就是用财货来收买民心、巩固政权。

“世情如苦海,件件可鬨堂。”“世情如苦海”的意思是说,世上的事情就像苦海一样深不可测,让人烦恼不堪;“件件可鬨堂”的意思是说,世上的事情虽然让人烦恼,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化解矛盾,让事情平息下来。这里的“鬨堂”是关键词,表示闹哄哄的意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它告诉我们: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要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必须采取得当的措施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要化解矛盾、平息纷争,就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