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杯中醁,金钗坐上春。
浅斟低唱境,犹道是粗人。
【注释】
商君:秦孝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商鞅。这里泛指贤能的官吏,也即“君子”。
祥风:吉祥和煦之风。
醁(pán):酒器。
金钗:指妇女头上插的金属钗子。
粗人:指不识字的人,或指身份低微的人。
【赏析】
《竹叶杯》,词牌名,又名《竹枝》、《碧玉》等。《竹枝》曲为巴渝一带民歌,多写男女爱情之事,此词当是咏酒之作。商鞅变法以后,秦国逐渐强盛,统一六国,但秦法苛严,百姓苦不堪言。此词作者借酒喻怀,抒发了对时政之不满,同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上片起二句,写饮酒之乐。
第一句“一字百题”,意谓有一千个字才能把《诗经》中所有的诗篇一一列举出来,可见诗人对此书的熟悉程度;第二句“示商君祥风”,是说这首诗就像商鞅那股祥和之风,能够使人们心情愉快。“一字百题”和“示商君”都是用典,都是化用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一字百题”,语出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牵萝补茅屋,拄杖植黄花。将雏惭紫骥,争食怯青黄。”“示商君”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既没,群臣冀其子令君复立,恐外族之变,皆曰:‘商君极威重,诸子母弟皆不肖,愿君立。”这两句诗,一方面说明作者熟读经书,博学多才,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具有改革进取的精神。
“竹叶杯中醁”,“竹叶杯”,指一种酒杯的名称,相传为汉代王褒所作。“醁”,是一种酒名。
“金钗”,指妇女头上插的金属钗子。
“春”,指春天。
上片三、四两句,写酒后情景。
第三句“浅斟低唱境”,是说饮着美酒,低声吟诵着诗词,陶醉在美妙的境界之中。第四句“犹道是粗人”,则是指那些不识字、生活清苦的人还不懂得饮酒的乐趣。这两句诗,一方面说明作者善于以诗词歌酒,享受生活的欢乐,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作者关心下层百姓,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
下片起二句,写饮酒之意。
“一字百题示商君”,与上片“示商君”意思相同,都是用来表示自己的心情愉快。“祥风”,也是用典,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我之怀矣,自诒伊戚,亦孔之丑。”杜预注:“‘孔’,甚也。”这是说: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像天上那祥和之风一样。这里的“祥风”是指美好的风气或者好风气。
“醁”,指一种酒名。
“坐”,动词,指站着。
“金钗”同上,指妇女头上的钗子。
“春”,指春天。
“粗人”,指不识字、不读书、生活清苦的人。
下片三四两句,写饮酒之意,与上片四句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与上片三四两句意思相同,都是说:我在这里举杯独饮,心里感到无比快乐。“浅斟低唱境”,是说在浅斟低唱的意境中尽情享乐。“犹道是粗人”,则是说那些不识字、生活清苦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乐趣。
上片描写了饮酒的环境和情趣,下片表现了饮酒的心情。这首词语言优美,富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