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作梅花梦,都忘柳絮禅。
可怜人与月,不似夜来圆。
诗句原文:
贪作梅花梦,都忘柳絮禅。
可怜人与月,不似夜来圆。
注释解析:
- “贪作梅花梦”:形容诗人渴望像梅花一样纯洁高洁的梦境,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
- “都忘柳絮禅”:柳絮代表飘渺、无根的状态,而禅意则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表达了在追求梦中的理想状态时忘记了现实中的修行。
- “可怜人与月”:这里的“人”和“月”分别指代了人的情感和月亮的清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 “不似夜来圆”:这里的“夜来”可能是指月亮升起或落下的时间,诗人用“不似”强调了与实际夜晚相比较的月亮显得不那么完美或圆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追寻理想状态时的心境变化。诗人以梅花和柳絮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诗中的“贪作梅花梦”、“都忘柳絮禅”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追求理想时忘却了其他事物,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可怜人与月”一语,则将人的情感与月亮的光辉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最后一句“不似夜来圆”则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美好事物的珍惜,也隐含了诗人对未来可能的遗憾。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