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沟芳草起寒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万里江山今不闭,死生同恨旧将军。
【释义】
古时边塞上,芳草生长着寒云。
断续的鸿声到晓才听到。
万里江山如今不再封闭,死去生来同仇敌忾的旧将军。
【注释】
集:聚集。
古沟:古时边塞上的沟壑。
起:生出。
寒云:即阴云。
断:中断、不连续。
续:接续。
到:传到。
晓:清晨。
万里:一千里。
今:现在。
不闭:不封闭。
死:死亡。
生:生存。
同恨:共同的悲痛。
旧:以前的。
将军:指古代战场上的将领或士兵。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诗人任监察御史时,因受宰相元稹等人的排挤,被贬为江陵司马。此诗是其谪居江陵时的感怀之作,抒发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老将们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景。“古沟”,即古时边塞上的沟壑;而“芳草”,则是指春天的野草。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古时边塞上的沟壑里,长满了芳草。“起寒云”,是说春草萌生,天气渐暖,阴云也多了起来。“寒云”,指的是阴霾的云彩,也可以解释为比喻那些奸佞小人。这里,诗人用一个“起”字,把春天的景色与阴云密布的情景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读者感到春天虽然来了,但天气却并不晴朗。
次句写听觉。“断续”二字,写出了鸿雁鸣叫的声音断断续续、时断时续的特点。“到晓方听到”,则是说这些声音一直持续到早晨,才听到了它们的叫声。这句中有两个关键词:“到”、“晓”,它们都起到了强调作用。“到晓”,说明这种声音持续的时间很长;“晓”,则表明这种声音直到天刚亮的时候才停止,从而突出了诗人听到这些声音是在深夜时分。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听到鸿雁叫声时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第三句写视觉。“万里”,是形容距离之远;“江山”,则是指国家的山河。这句中的两个关键词:“万里”、“江山”,也都起到了强调作用。“今不闭”,是说现在的江山已经不再封闭了,也就是说国家已经不再遭受外来侵略的威胁了。这里的“今不闭”并不是真的说国家已经没有受到外敌入侵了,而是说国家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来抵御外来侵略者了。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回应,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概括与总结。
尾联写感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死去的老将军们,他们曾经为国家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他们的生命却如同那断续的鸿声一样,只能在夜晚听到他们的叫声,而无法亲眼看到他们的英姿。而如今,这些老将军们已经离世多年,但他们的名字仍然被人铭记,他们的功绩仍然被人传颂。然而,他们的生命却已经消逝,无法复生了。这两句既是对老将军们的赞美与怀念,也是对他们生命的感慨与惋惜。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听到鸿雁叫声的情景以及感叹老将们的生命消逝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老将们的回忆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