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兵后草茫茫,亭北犹存御爱黄。
晴日暖风生百媚,不知作意为谁香。
【注释】
见牡丹黄色者:指在废苑中见到的黄色的牡丹花。
西园:洛阳宫城西面的园林。后唐庄宗李存勖曾建“西苑”于洛阳,此诗即写于其西苑。
草茫茫:草木荒芜的样子。
亭北:亭子旁边。御爱黄:是说皇帝特别宠爱黄色的牡丹花。
百媚:形容花色艳丽,妩媚动人。暖风:和煦的微风。不知为谁香:不知道这香气是为谁而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公元907年(天祐二年)春天,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经写过一首《西亭春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蝉声断雨初晴。西园日暮凭栏久,不见飞来双白鹤。”当时白居易正在西亭赏花,看到落花满地,心情很是不快。后来他来到西园,只见残花败叶,一片荒凉。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本题所选诗句是第二句。
“西园兵后草茫茫”,首句描写眼前景色。西园是唐代长安城的著名园林,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幽会的地方。公元756年的“安史之乱”,西园遭到了严重破坏,花草荒芜,一片荒凉景象。“茫茫”,原意是广大无边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西园的荒凉景象。
“亭北犹存御爱黄”,次句点明题旨。诗人来到西园,发现亭子旁边还有一株黄色的牡丹花。“御爱黄”,指皇帝特别宠爱黄色的牡丹花。因为黄色牡丹花颜色鲜艳,花朵肥大,十分惹人喜爱。“亭北”,指西园的北面,也就是亭子的旁边。“犹存”,仍然存在,仍然存在。“御爱黄”,指的是皇帝喜爱的黄色牡丹花。“犹存”,说明这株黄色牡丹花还存活着,依然生长在这里,可见它在战乱中所受摧残程度之轻。
第三句“亭北犹存御爱黄”。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虽然西园被毁坏了,但是这株黄色牡丹花依然顽强地活着,它的颜色鲜艳,花朵肥大,十分惹人喜爱。因此,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御爱黄”。
第四句“晴日暖风生百媚”,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晴日”,晴朗的日子。“暖风”,暖和的微风。“百媚”,形容花色艳丽,妩媚动人。“生”,生长的意思。“百媚”,指花色美丽,娇艳动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晴朗的日子里,暖洋洋的微风吹拂着,使得这株黄色牡丹花更加娇艳美丽。“生百媚”三字,形象地写出了黄色牡丹花的美丽动人,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它的美丽倩影。
最后一句“不知为谁香”,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香”,指花香。“为谁香”,即这株黄色牡丹花的香气是为了谁而散发的呢?这里的“为谁”二字,既是疑问句,又是一种反诘的语气,表明作者对此并不在意,也不在乎。他之所以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对这株黄色牡丹花的香气很感兴趣。这株黄色牡丹花的香气如此之美,以至于连他自己都难以分辩出它的香味究竟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还是为了整个世界。这种美妙的意境,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