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阴阴雪拥沙,残阳淡淡水明霞。
夜来枕上初闻雨,今日枝头不见花。
啼鸟已传春去信,狂蜂犹趁晚来衙。
柴门尽日无人到,读罢《离骚》更煮茶。
【注释】
暮春:指晚春。即事:眼前景物,即景而吟。
垂柳阴阴雪拥沙:柳条垂下来,在雪中掩映着沙洲。
残阳淡淡水明霞:残阳的余晖,照在水面上,使水面显得明亮,像云霞一样。
夜来枕上初闻雨:昨夜在枕头上刚听到雨声。
啼鸟已传春去信:啼叫的鸟儿已经把春天的消息传来了。
狂蜂犹趁晚来衙:傍晚时分,黄蜂还在忙着筑巢。
柴门尽日无人到:柴门整天都关着没有人经过。
读罢《离骚》更煮茶:读完屈原的《离骚》后,又煮茶来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所写都是一些寻常小事,但是作者却能从中体味出一种深意。
首联“垂柳阴阴雪拥沙,残阳淡淡水明霞”描写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垂柳、残阳、白雪、沙洲、清波、霞光,构成一幅暮春的图景。
颔联“夜来枕上初闻雨,今日枝头不见花”则描写作者在静夜里听到雨声,以及今天早晨发现树枝上有花蕾而未见花开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自然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将至的感慨。
颈联“啼鸟已传春去信,狂蜂犹趁晚来衙”描绘了鸟儿的叫声和蜜蜂的行动,传达出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将到来的预兆。这两句诗通过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受。
尾联“柴门尽日无人到,读罢《离骚》更煮茶”则描述了诗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以及他在阅读完屈原的《离骚》后,又煮茶品饮的情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文学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四季更替的感受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