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名胜处,独说此林丘。
人去剑留迹,僧来石点头。
苏台千古月,萧寺几番秋。
岩壁寒泉响,辘轳声未休。
【解析】
本题为诗歌内容与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其意思,并结合着诗句中的重点词句来进行分析。“虎丘”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地点,二句写虎丘的名胜,三句写虎丘的历史故事,四到六句写虎丘的风光和传说,末两句写虎丘的景致。
首句“吴山名胜处”,写虎丘的所在。虎丘在苏州城东南,有七十二峰,风景秀丽,为江南著名游览胜地。“独说此林丘”意思是只提到虎丘这个地方。
颔联“人去剑留迹”“僧来石点头”,用一“人”一“石”两个事物来表现虎丘的历史文化内涵。“人去剑留迹”是指虎丘有许多文人雅士留下的题刻、碑铭;“僧来石点头”,是指虎丘有许多僧人前来礼佛,或坐或卧、或立或卧,都像在点头致敬。这两句以物传情,以景生情,生动地描绘了虎丘的自然景观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颈联“苏台千古月”“萧寺几番秋”,描写虎丘的自然美景。“苏台”指三国时吴主孙权在石头山修筑的台观。“苏台千古月”是指月光照耀下的虎丘古迹历经千年依然美丽。“萧寺”指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苏州时曾居的荐福寺,寺内有杜少陵读书台。“萧寺几番秋”,是指杜甫曾在荐福寺中居住,秋天的时候他在这里读书,因此这里的秋天也特别多愁善感。
尾联“岩壁寒泉响”“辘轳声未休”,写虎丘的景色。“岩壁寒泉响”,是指岩石上的泉水泠泠作响;“辘轳声未休”是指辘轳声一直响个不停,这是对虎丘上游客不绝于斯的生动描述。“声未休”与“响泠泠”相呼应,既写出了虎丘景色的美丽动听,也表达了游客们游兴未尽的情感。
【答案】
虎丘
|
吴山名胜处,独说此林丘。 | | ①点明虎丘是苏州著名的游览胜地。②“独说”二字表现出诗人对虎丘的特别喜爱。③“此林丘”表明虎丘是一个山林幽深的园林。
|
人去剑留迹,僧来石点头。 | | ①“人去”指虎丘的游人很多,②“剑留迹”指许多文人雅士留下了题刻、碑铭。③“僧来石点头”指许多僧人前来礼佛或坐或卧、或立或卧,都像在点头致敬。④“人”与“石”两字一静一动,相互映衬,突出虎丘的历史文化内涵。
|
苏台千古月,萧寺几番秋。 | | ①“苏台”指三国时吴主孙权在石头山修筑的台观。②“萧寺”指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苏州时曾居的荐福寺。③“苏台千古月”指月光照耀下的虎丘古迹历经千年依然美丽。④“萧寺几番秋”指杜甫曾在荐福寺中居住。⑤“几番秋”指秋天的时候他在这里读书,因此这里的秋天也特别多愁善感。
|
辘轳声未休。 | | ①“岩壁”指虎丘山上的岩石。② “寒泉响”指岩石上的泉水泠泠作响。③“辘轳声未休”指辘轳声一直响个不停。④“未休”与“响泠泠”相呼应,既写出了虎丘景色的美丽动听,也表达出了游客们游兴未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