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相过莫便回,咏归亭上且低徊。
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
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
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
注释:
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
短棹相过莫便回,咏归亭上且低徊。
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
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
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诗歌。
第一句“短棹相过莫便回”,描绘的是诗人和朋友乘坐小船经过咏归亭时的情景。短棹相过,形容船很小,行驶得很慢。莫便回,表示不要急于返回,要欣赏一下风景。
第二句“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描绘的是诗人在咏归亭上与朋友一起饮酒、品茶的情景。升堂拜母,表示尊敬老人。称觞后,表示酒足饭饱。隔竹呼童瀹茗来,表示呼唤童仆来煮茶。
第三句“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描绘的是咏归亭上的景致。八尺驼尼,形容佛像高耸,如同八尺高一般。分紫锦,表示佛光普照,如紫色绸缎般灿烂。一双蜡屐破苍苔,表示和尚们的鞋子已经磨损,踏破了青苔。
最后一句“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空江草木虽摇落,表示江边的草木已经枯萎凋零。犹有寒花带雨开,表示在寒冷的季节里,还有寒花在雨中开放。
这首诗通过对咏归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感慨。诗中的景物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情感,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