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烟火自成邻,寂寞荒祠野水滨。
坏屋有基馀瓦砾,古坟无主自荆榛。
暄风绿树莺声老,晓雨青郊虎迹新。
四月三山山下路,野田犹殿菜花春。

【注释】

毗陵城东:指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东面。

数家烟火自成邻,寂寞荒祠野水滨。

坏屋有基馀瓦砾,古坟无主自荆榛。

暄风绿树莺声老,晓雨青郊虎迹新。

四月三山山下路,野田犹殿菜花春。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淳熙五年(1178年)在临安时所作。诗中写诗人在东城郊外的毗陵(今江苏无锡)一带游赏的情景。

首联写景。“数家烟火自成邻”一句,点明了诗人游赏之地——毗陵城东。“炊烟袅袅,人家烟火,自成邻里”,写出了诗人游赏之地环境清幽,与世隔绝的意境。“寂寞荒祠野水滨”两句,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野水滨”,即水边荒野,“荒祠”,指无人居住的庙宇。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无人居住的庙宇旁,荒废的野祠坐落在水边荒野上。

颔联写景。“坏屋有基馀瓦砾,古坟无主自荆榛”两句,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坏屋”,指的是废弃了的房屋,“余瓦砾”,指的是残存的砖瓦。“荆榛”,是指杂草。这两句的意思是:废弃了的房屋还有几块残瓦碎砖,荒芜的古墓没有主人,杂草丛生。

颈联写景。“暄风绿树莺声老”一句,描绘出诗人所闻之景。“暄风”,即温暖的春风,“绿树”,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温暖的春风使郁郁葱葱的树木更加茂盛,而树上的黄莺也发出悠扬的声音。“晓雨青郊虎迹新”一句,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晓雨”,指的是清晨的雨水,“青郊”,指的是青绿的原野。“虎迹”,指的是老虎踩过的蹄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清晨的雨水滋润着青翠的原野,而老虎踏过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

尾联写景。“四月三山山下路,野田犹殿菜花春”两句,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三月山”,指的是临安的西湖,“殿”,指的是盛开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天里,诗人游览了临安城外的西湖,看见一片片菜花盛开得正艳。

整首诗描绘出诗人游赏毗陵城东一带的景象,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