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壤三洲接,江湖一水分。
虹消沧海雨,日落洞庭云。
客意终难尽,渔歌不厌闻。
长思陆鲁望,不出可忘君。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吴江晚泊
风壤三洲接,江湖一水分。
虹消沧海雨,日落洞庭云。
客意终难尽,渔歌不厌闻。
长思陆鲁望,不出可忘君。
注释:
- 风壤三洲接,江湖一水分:这句诗描述了吴江(古称松江)与三洲(即三吴地区)相接,以及江湖(指长江和太湖)之间的分界线,表达了诗人对吴江地理位置的独特感受。
- 虹消沧海雨,日落洞庭云: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彩虹消失于大海中的天空,太阳在洞庭湖边落下,云雾缭绕。
- 客意终难尽,渔歌不厌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寂寞、思乡之情难以排解,以及对渔歌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 长思陆鲁望,不出可忘君:这句话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出仕为官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陆鲁望(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但名字不详)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风壤三洲接,江湖一水分”展现了吴江与三洲相接,以及江湖两水的交汇,体现了诗人对吴江地理位置的独特见解。接着,“虹消沧海雨,日落洞庭云”则通过彩虹消失于大海和太阳落于洞庭湖的画面,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观。
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缓解,“客意终难尽,渔歌不厌闻”揭示了他对于旅途孤独、寂寞的心情。最后两句“长思陆鲁望,不出可忘君”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出仕为官的无奈和遗憾,也表达了对陆鲁望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