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贵能下,值险在自持。
此石或可转,此报终不移。
注释:居高位者应能谦卑,面对危险时应自持。
这石头可能可以转,这种报应始终不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思考。诗中“居高贵能下,值险在自持”两句,赞美了那些在逆境中能够保持冷静、从容的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这样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最后一句“此石或可转,此报终不移”,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变迁。
居高贵能下,值险在自持。
此石或可转,此报终不移。
注释:居高位者应能谦卑,面对危险时应自持。
这石头可能可以转,这种报应始终不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思考。诗中“居高贵能下,值险在自持”两句,赞美了那些在逆境中能够保持冷静、从容的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这样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最后一句“此石或可转,此报终不移”,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变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水萧萧江岸风,泊舟不归何处翁。 - 关键词解释: - “江水萧萧”描述江水的流动声,传达出一种凄凉或孤寂的氛围。 - “泊舟不归”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选择不返回家乡的情景。 - “何处翁”可能指的是在江边徘徊的老者,象征着诗人自身的迷茫或孤独。 - 整体上,这一句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独自沉思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鼋鼍出没浪如此
【注释】 瞿塘:地名,在四川省奉节县东。三峡门:指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口。束急:水流急速。洪涛:洪水的波涛。万斛力:一“万”,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一“斛”等于一石,万斛等于一万石,形容船大。一篙失势:撑一篙船就失去平衡。无根:没有支撑。前船才过后船出:比喻船只行驶迅速。蜀商:四川商人。往来无虚日,形容往来川资(长途贩运的商品)充足。君不见人间行路难:“君不见”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舟中夜归 夕风萧萧云气乱,篙子移舟频触岸。 溪头犬吠声转狞,沙际人归暗相唤。 两三家村稍已近,十五里程才过半。 一星不出雨欲来,时复推篷仰天看。 注释: 1. 夕风萧萧云气乱:傍晚的风吹动着凌乱的云层。 2. 篙子移舟频触岸:用篙子划船时,船经常碰到岸边。 3. 溪头犬吠声转狞:溪头传来犬吠声,声音显得凶狠。 4. 沙际人归暗相唤:在沙洲上,人们回家时彼此低声呼唤。 5. 两三家村稍已近
【注释】 小画:即小诗,指题在小画上或题写在小纸片上的诗。 山色:指山的美景。明:明亮,清亮。 冷鬓丝:指冬天天气寒冷,人的头发都白了。 身外事:指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拂石:用手触摸石头。 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赏析】 此诗为题小画之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山色明人眼”形象地描绘了山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注释: 石菖蒲:一种植物。石菖蒲,水边生,茎细长,叶如剑鞘状,浮于水面,花白色。根可为药用。 露长纤纤叶,春添细细根:在晨露中,石菖蒲的叶子显得格外纤细;随着春天的到来,石菖蒲的根部也变得更加细小。 生涯惟水石,幽意自乾坤:石菖蒲的生活习性只有在水中和石头上,它那淡雅的情趣来自广阔的天地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菖蒲在清晨露水中摇曳其纤细的叶片,以及在春天里更加细小的根部的景象
【释义】:在沅湘一带采集花草时,我采摘了满满的一篮。 【赏析】:此诗为诗人于湘江游览时有感而作。首句写“采撷”,次句写“动盈把”,都写出了诗人在沅湘一带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它既是对前两句的回应,又引出了后文的内容。诗人在采撷花草时,心中想的是远在京城做官的友人。“莫致之”,即不能将花草送到京城给朋友观赏。“想像”二字
诗句:俗子居山不见山,静者居廛山在眼。 译文:那些世俗的人居住在高山之中却无法看见真正的山,而那些心无杂念的人则能够清楚地看到山的全貌。 关键词:俗子,静者,山,眼睛 赏析:诗人以“俗子”与“静者”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俗子们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山,而没有真正理解山的真谛;静者们则能看清整个山景,他们的内心宁静,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 诗句:请看东郭许隐君,中山之堂最萧散。 译文
《题韩干画马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宗衍的作品,此诗以唐朝画马第一人韩干的画马为引子,赞颂其画技之精妙。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首联解析: - “唐朝画马谁第一,韩干妙出曹将军。”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韩干在唐朝画马中的卓越才能,其技艺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曹将军。这一表述不仅表明了韩干的艺术成就,还暗示了与曹将军的比较,展现了韩干的高超技艺。 2. 颔联注释: - “此图无乃干所作
遣兴二首 凉风一叶落,志士感其微。岂但振泉木,寒将裂我衣。治田去稂莠,所忧稼穑稀。君若不见察,善类将安归。 注释与译文: 1. 凉风一叶落: - 关键词:凉风、一叶 - 解释:形容秋风带着萧瑟之意,轻轻吹过。 - 译文:一阵清凉的风,带来了树叶的凋零。 2. 志士感其微: - 关键词:志士、感其微 - 解释:志士感到秋天的萧瑟,触动了内心的感慨。 - 译文
这首诗是胡景仁所作的《萱庭春》。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春庭种萱春日长,春风吹衣春酒香。” 春天的庭院里种植了萱草(忘忧草),随着春天的到来,时间也变得漫长。春风轻轻吹动着衣裳,带来了春天的酒香。 2. “闭门读书母在堂,百亩之稻五亩桑。” 在紧闭的门内专心阅读,家中的母亲仍然在堂上忙碌。百亩的稻田和五亩的桑地,都是勤劳的成果。 3. “萱能忘忧,无忧可忘。” 忘忧草可以忘记忧愁
【注释】 秋高山气佳:秋天的山色格外美好。 木落江水静:树叶飘落,江上的水也变得静谧。 意固不在鱼,鱼惊钓丝影:我本意不在捕捉鱼儿,而鱼儿的惊跃却惊动了钓钩的影子。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描写渔翁收网时的情趣。前四句先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江流平缓、木叶凋零、渔舟宁静之景,以动衬静,烘托出渔翁收网时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后四句则描绘渔翁收网的全过程,突出渔翁那种不贪名利、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
【注释】 王衍:晋代人,风流倜傥。璚(zǐ)林:美玉。珊瑚:珊瑚树。梦回:梦醒了。沉香楹:檀香木做的大柱子。玉唾壶:盛放珍珠和玛瑙的宝瓶。杳杳:渺茫、幽远的样子。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独鹤:孤鹤。漪漪:水波荡漾的样子。双凫(fú):两只野鸭。辋川池馆:指唐代诗人王维曾隐居的辋川别墅。展画图:指日后相思之情要像画一样展现出来。 【赏析】 《挽王非隐》,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全诗以清丽的语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林升的《次韵春日西湖怀古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韵春日西湖怀古二首-第2首 钱唐父老眼看天,国破尤能话昔年。 江草忽嘶关北马,风帆不返海南船。 空林落木无人扫,废苑馀花只自妍。 此日西湖回白首,功名若个在凌烟。 注释: 1. 钱唐父老眼看天:钱塘(今杭州)的父老乡亲们望着天空,感叹着国家的兴衰。 2. 国破尤能话昔年:虽然国家已经破碎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晚春的景色,画面生动鲜明。诗人以船、星、水、花等元素,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边夜景。 1. "无数舟航共晚晴":无数的船只在晚霞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里的"舟"和"航"分别指的是船只和航行,"共"则表示它们共同出现。"晚晴"则是指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整句的意思是无数的船只在晚霞的映照下,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2. "大星先见月初生":在这里
渔村夜归二首 丝丝暖雨歇春潮,云压江流落涧桥。 欲访桃花无路入,好风时度玉人箫。 注释:在春天的夜晚,细密的暖雨停止下着,春潮也逐渐退去,乌云低垂覆盖江面,流水穿过山间小桥。我原本想拜访桃花林,却发现没有道路可走。这时正好吹来一阵清风,仿佛是玉人吹奏的箫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渔村春夜美景的诗。首句“丝丝暖雨歇春潮”,描绘了春夜细雨的情景,春潮涌动,雨丝绵绵,给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感觉
【注释】 蘋汀:水边。罾(zénɡ):用竹蔑编织的网。三更:古代计时方法,一夜分为五更,三更为一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民夜归的诗。首句写月落时分,渔村笼罩在浓雾之中,第二句写小桥上霜气凝结着渔人的收获。末两句写诗人归来已是深夜三更,但仍然看到江边人家还有灯火通明。全诗以“渔”为题,描写了渔村夜景和渔民的生活。 【翻译】 月落时,水边的苇塘雾气腾腾,小桥上寒霜凝成霜花,渔人在桥边挂着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