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虎丘山,归云如鸦松树间。山公聚石坐说法,白虎台前去复还。
至今台上金精伏,清气潇潇满林谷。城中之人岂解事,但见寒泉绕岩木。
君行慎勿停吴舠,修名要与山齐高。酒酣君去我亦别,后夜山头望明月。
【注释】
君:这里指友人。虎丘山,在苏州西北,相传为吴王阖闾葬地。归云如鸦松树间:意谓白云缭绕在山上,如乌鸦栖集。山公聚石坐说法,白虎台前去复还:据《吴越春秋》载,虎丘有“虎丘寺”,晋咸和二年(327),孙兴世隐居于此。他与高僧支道林、许询等结为方外之友。他们聚石为山,结庵建寺,讲经说法。后来支道林因事被司马桓温所杀,孙兴世也遭诬陷,被迫出逃,到虎丘后,就隐居在那里,所以诗中有“山公”的典故。白虎台,在今苏州西北虎丘山上,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葬地。
清气潇潇满林谷:清气,指佛法的清静之气。潇潇,形容风吹树木枝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句写虎丘山上的寺庙环境优美,佛教的清净气氛弥漫全山。城中之人岂解事,但见寒泉绕岩木:城中的人哪里懂得什么佛法啊?只看见那清澈的泉水环绕着岩石生长的树木。寒泉,清凉的水;岩木,山中岩石上长出的树木。这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出虎丘山的幽静和山林的秀美。
君行慎勿停吴舠,修名要与山齐高:你离去时不要停在船上,修好名誉应该与虎丘山一样崇高。君,指朋友。吴舠,即“舠舟”,一种船。这句是嘱咐友人。
酒酣君去我亦别,后夜山头望明月:酒喝得痛快淋漓,你也离去了,我也该和你告别了。我夜里定要在山顶上望着月亮思念你。
【赏析】
《虎丘山送友人》,唐白居易作。这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写虎丘山的秀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三四句写虎丘山的环境清幽,以及山中佛寺的庄严。五六句写虎丘山的幽深秀美和城中人的不理解。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前四句写虎丘山的秀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山公聚石坐说法”一句,化用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篇》中“山季伦以燕颔iteshton, 当刑东夏,闻其妻在吴,乃数其子侄问讯,装数十口而行。”又《言语篇》:“山公每闻应声者,于平尚小苦,恒捉金锺叩之。”“白虎台前去复还”一句,化用《吴越春秋》卷十“(吴)阖闾葬鱼腹山,起观台,号曰‘虎丘’”。又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九引《吴录》:“阖闾墓,今在苏州西北七里虎丘山上。”可见虎丘山上的寺庙环境优美,佛教的清净气氛弥漫全山。
中间四句写虎丘山下的虎丘寺。虎丘寺,相传为三国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故称“阖闾冢”,又名乌衣园、桃花坞,唐代改名为虎丘寺。据《元和郡县志》卷一○记载:“(虎丘)上有古迹多处,皆吴时所立。”又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九引《吴录》:“虎丘山……上有虎丘寺。”可见虎丘寺建筑宏伟。“清气潇潇满林谷”,是说虎丘山上的佛教寺院,香火鼎盛,香烟缭绕,清气弥漫于山林之间。“城中之人岂解事”,是说城里的人们不懂得佛法,只知道欣赏虎丘山上美丽的山水。
末两句写虎丘寺的幽深秀美和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君行慎勿停吴舠”,意思是你离去时不要停船;“修名要与山齐高”,意思是修道求名应该和虎丘山一样崇高。这两句是诗人的嘱托。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富有真情实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