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谁足据,俯仰且随缘。
居士难联句,梅轩却解禅。
无云皆皓月,何处不青天。
话到忘言处,迢迢夜不眠。
诗句注释:
- 异同谁足据,俯仰且随缘。
- 异同: 不同或相同。
- 足: 足够。
- 据: 根据,依据。
- 俯仰: 指低头和抬头的行为。
- 且: 而且。
- 随缘: 根据缘分行事。
- 居士难联句,梅轩却解禅。
- 居士: 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
- 难联句: 难以用言语表达。
- 梅轩: 可能是指一个与梅有关的场所或建筑。
- 解禅: 理解或解释禅宗的教义。
- 无云皆皓月,何处不青天。
- 无云: 没有云层遮挡。
- 皓月: 明亮的月亮。
- 青天: 晴朗的天空。
- 话到忘言处,迢迢夜不眠。
- 话到: 当说到……时。
- 忘言处: 达到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境界。
- 迢迢: 遥远的样子。
- 夜不眠: 彻夜不睡觉。
译文:
不同的事物谁能说清其本质?我们只应该随遇而安。
我作为一位居士很难写出连贯的句子,但梅轩却能领悟佛家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天空都是明亮的,哪里看不到蓝天。
当我们谈论到某些事情时就会忘记言语的存在,直到深夜也不愿意睡去。
赏析:
这首诗以“和李世荣韵”为题,似乎在赞美自然之美、人生哲理或友情深厚。首句提出对事物的认识应超越语言的束缚,认为不同或相同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应仅依赖语言进行判断。接下来,诗人通过自身的体会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居士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思想,但在梅轩这个地方却能理解并领悟禅宗的真谛。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察到的自然景象——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明亮的月亮和清澈的天空。最后一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他在谈到某些深刻的话题时会忘却言语的重要性,直至深夜也不觉得困倦。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闲适与豁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