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翁老矣倦功名,繁简行军笑李程。
牛粪火熟石炕暖,蛾连纸破瓦窗明。
水中漉月消三毒,火里生莲屏六情。
野老不知天子力,讴歌鼓腹庆升平。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
西域:指今新疆地区。
河中:指今河南省孟津县一带。
繁简:指用兵的频繁与简省。
李程: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李太白集》。
牛粪火:指牛粪作燃料的小火炉。
石炕:指石质的炕。
蛾连纸:指纸被烧焦。
瓦窗明:指窗户因瓦片脱落而明亮。
水中漉月:典出《楞伽经》卷下,意为用水洗月,月在水中倒影不现。这里比喻消除烦恼。
火里生莲:典出《华严经》卷十,莲花是佛家象征,这里借指修行。
屏六情:抑制感情。
野老不知天子力:典出《汉书·王莽传》,王莽篡位,百姓不知其用心。此处暗指百姓对朝廷的无知。
讴歌鼓腹庆升平:典出《论语·季氏》,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孔子喜欢过简朴的生活,他以能听到百姓的歌声而感到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兼咏怀之作,作者通过对西域河中地区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国家形势的感慨和忧思。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首句“衰翁老矣倦功名”,诗人以自己年迈体衰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厌倦名利的心态。这里的“功名”并非贬义词,而是泛指一切事业、成就。诗人以“老矣”二字,既写出了自己年事已高,又暗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种心态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就写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沙尽,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里的“老矣”同样是表达对事业、成就的厌倦。
诗人以“繁简行军笑李程”作为第二句,描绘了当时的军政情形。这里的“繁简”是指军队的频繁调动和简省,而“行军”则是指行军打仗。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自己对此的态度。这里的“笑李程”可以理解为嘲笑李程这样的将领,也可以理解为嘲笑那些盲目追随战争的行为。无论是哪种理解,都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第三句“牛粪火熟石炕暖,蛾连纸破瓦窗明。”描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牛粪火”指的是用牛粪作燃料的小火炉,而“石炕”则是指石质的炕。诗人通过对这两样东西的描绘,表现了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艰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关切。这里的“破瓦窗明”则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和艰苦。
最后两句“水中漉月消三毒,火里生莲屏六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这里的“水中漉月”指的是用水洗涤月亮,使其倒影不现;而“火里生莲”则是说在火焰中生长的莲花。这两句诗不仅富有哲理意味,而且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宇宙、生死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国家形势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这种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