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惭为天下先,湖山归计好加鞭。
霜深尚有篱边菊,风劲全无叶底蝉。
三弄瑶琴歌素月,一樽浊酒醉苍烟。
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潇湘属湛然。
【注释】
无德惭为天下先:没有德行的人惭愧自己能成为天下人敬仰的人。薛正之的韵:薛正之是唐宣宗时的宰相,他善用诗律。
湖山归计好加鞭:指诗人要回到家乡去治理家乡的山水。湖山:指故乡山水。
霜深尚有篱边菊:指菊花在秋霜中盛开。篱边菊:篱笆边上的菊花(一种花卉)。
风劲全无叶底蝉:风大时,树底下的蝉鸣声全被吹散。
三弄瑶琴歌素月:弹奏三次瑶琴唱着明亮的月亮。瑶琴:一种玉制的琴。
一樽浊酒醉苍烟:斟满一杯酒喝下去,醉倒在苍茫的烟雾之中。
凤池分付夔龙去:凤凰池子分派给夔龙去做。凤池:指皇帝的禁宫。夔龙:夔和龙,都是古代大臣的代称。
万顷潇湘属湛然:指洞庭湖面广大无边,属于湛然。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951年(后晋出帝天福六年),作者任湖南安抚使时。诗人以“湖山归计”自比,抒发了欲归田园、隐退江湖的思想感情。
首联两句,直陈心迹。“无德惭为天下先”,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敢当什么“天下先”呢?这是谦词。而“愧”字,却道出了他的心迹,表现了他的思想矛盾,也表明他对于名利场的厌恶。“湖山归计好加鞭”,意思是说:我打算回到家乡去,治理家乡的山水,这该是多么好啊!“归计”即“归田之志”。这两句,表达了他的归隐之意,也是他政治抱负的一种折衷。
颔联两句,抒写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霜深尚有篱边菊”,是说在秋霜浓重的时候,篱笆边上的菊花还在盛开。这里,诗人通过描写篱笆边上的菊花,表达了他在深秋时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思想感情。“风劲全无叶底蝉”,是说大风刮起来的时候,树叶底下连蝉鸣声也听不见了。这里,诗人通过描写树叶底下的蝉鸣声,表达了他在狂风暴雨天气里,所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之感。
颈联两句,抒写他抚琴饮酒、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三弄瑶琴歌素月”,是说弹起瑶琴,歌唱着明亮的月亮。“一樽浊酒醉苍烟”,是说斟满了一杯酒,喝下去,醉倒在弥漫的烟云之中。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弹琴喝酒、醉卧烟云的情景,表达了他追求自然之美、超脱尘世烦扰的生活情趣。
尾联两句,抒写他对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凤池分付夔龙去”,是说把凤池分派给了夔龙去治理。凤凰池,是皇帝的禁宫所在地,夔龙,是古代大臣的代称。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凤池分派给夔龙来治理,表达了他向往朝廷、渴望做官的愿望,同时也是他对于仕途生涯的眷恋和留恋。“万顷潇湘属湛然”,是说洞庭湖面广大无边,属于湛然。这里,诗人通过描写洞庭湖面广大无边的景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全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归隐山水、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