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兴废不堪听,宠辱都如梦一惊。
韬略欣然推后进,琴书足以了馀生。
既知物物头头是,谁问朝朝暮暮情。
散尽迷云何所有,一轮秋月普天明。
【解析】
此为七言绝句,前两句写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后两句写诗人以琴书自娱,超然物外。
“和冲霄韵五首”是这首诗的题目。其中“和冲霄韵”是指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力求做到声调高亢、韵律铿锵,与天地间升腾的云气相和谐,与天宇中飘荡的风声相应和。“五首”是指诗人所创作的五首诗歌。
首联“古今兴废不堪听,宠辱都如梦一惊”,意思是:古今兴亡,令人难以忍受,荣辱得失如同梦境一般令人心惊胆战。这里诗人通过“古今”“兴废”“宠辱”“梦惊”等关键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朝代的更替,都是无法预料的,荣辱得失也是像梦一样让人心惊胆战。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古今兴废和宠辱得失比作“梦一惊”,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无奈和感慨,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悯之情。
颔联“韬略欣然推后进,琴书足以了馀生”,“韬略”是指军事谋略,“琴书”则指文学、音乐、书法等方面的知识。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悠然自得地把军事谋略推给后来者,用琴书来度过余生。诗人用“韬略”和“琴书”两个关键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即把功名利禄让给后来的人去做,而自己则专心致志于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这里的“欣然”和“足以”两个词,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豁达和自信,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既知物物头头是,谁问朝朝暮暮情”,意思是:既然已经懂得世间的一切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何必再去追问那些琐碎的人情世故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厌倦和反感。诗人认为,既然已经理解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原因和目的,那么那些琐碎的人情世故就不应该再去追问了。这里的“物物头头”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世间的一切,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等。而“朝朝暮暮情”则是形容人们之间的情感纠缠不清,难以摆脱。这两个关键词语都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厌倦和反感。
尾联“散尽迷云何所有,一轮秋月普天明”,意思是:散尽了心中的迷雾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只有那轮明亮的秋月普照天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明朗。诗人通过“散尽迷云何所有”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领悟和超越。而最后的“一轮秋月普天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普天”是指整个大地或者整个世界,而“明”则是指明亮。诗人用这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明朗。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怀。首联写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颔联写诗人以琴书自娱,超然物外;颈联写诗人对于人情世故的厌倦和反感;尾联写诗人内心的豁达和明朗。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追求,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和短语,如“古今兴废”、“梦惊”、“韬略”、“琴书”、“迷云”、“秋月”、“普天明”等,也都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内涵,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