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玉剜琼出自然,依晞岩窦吐云烟。
禅师手段掀山岳,便好移来向玉泉。

寄万寿堂头乞湖山

诗句解释与赏析:

  • 削玉剜琼出自然:此句描绘了山峰之自然美,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和琼浆般晶莹剔透。”削玉”与”剜琼”都是形容山峰经过人工雕琢后呈现出的精美程度,而”出自然”则表示这样的自然之美无需人工修饰即可显现。
  • 依晞岩窦吐云烟:这句话描述了山中的岩石缝隙中弥漫着云雾,仿佛是山在呼吸。”依晞”意为依附、依赖,暗示着山与岩石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岩窦”指的是山中的岩石缝隙;”吐云烟”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 禅师手段掀山岳:这句诗以禅宗僧人的修行功夫比喻山岳的移动,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禅师”指的是禅宗的高僧,他们以静坐冥想等修行方式来领悟佛理;”手段”意味着方法或技巧;”掀山岳”则夸张地表达了通过某种力量将大山移动的意图。
  • 便好移来向玉泉:最后一句表明诗人希望将这座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山移至玉泉,这里的玉泉可能是指某个美丽的泉水或是文人雅士所喜爱的景点。”便好”意为正好、恰好;”移来”表示将山峰迁移过来;”向玉泉”则是将山峰迁移到玉泉这个地方。

译文:
寄万寿堂头乞湖山
从自然的山石中削去多余的部分,露出原本的纯净与美丽。依靠岩石的缝隙,吐出如云似烟的美景。
就像禅师们用修行的技巧,轻松地移动了一座座高山。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神奇的山移至玉泉,让它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处胜景。

赏析:
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山峰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与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