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初行祀灶方,祠官宫女俨分行。
石阑井井通金殿,金盖童童出画墙。
但见扰龙呼作相,未闻骑鹤拜为郎。
只今松柏缘原庙,时接云軿下大荒。

【注释】

寿宫——旧指帝王的陵庙。

武帝初行祀灶方,祠官宫女俨分行。石阑井井通金殿,金盖童童出画墙。但见扰龙呼作相,未闻骑鹤拜为郎。只今松柏缘原庙,时接云軿下大荒。

【译文】

武帝刚刚修建了祭灶的神庙,祠官和宫女们分列两旁肃立。

石栏纵横交错,直通金銮殿,金色的屋顶像童儿般活泼地露出画墙。

只见那神龙被呼为丞相,没有听说过骑鹤成仙而拜为郎中的事。

如今只有松柏依然生长在原庙里,有时能见到仙人乘坐云车降临到大地上。

【赏析】

此诗描绘了武帝祭祀灶神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祭祀神灵的赞美之情。

首句“武帝初行祀灶方”,交代了祭祀的地点和时间,也暗示了祭祀的目的。接着,作者通过描绘祠官、宫女以及石阑、金殿等元素,展现了祭祀活动的盛况。

第二句“石阑井井通金殿”,进一步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宏伟壮观。这句诗中,“石阑”指的是石制的栏杆,用以分隔空间;“井井”则形容石阑排列有序。通过这些元素,读者可以感受到祭祀场地的广阔和庄严。

第三句“金盖童童出画墙”,则是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祭祀场所的美。这里的“金盖”指的是皇帝的车驾,“童童”则形容其颜色鲜艳,如同画卷一般。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车驾的外观,还传达了一种庄重、威严的氛围。

第四句“但见扰龙呼作相”,是对祭祀过程中的一种神秘现象的描述。这里的“扰龙”指的是祭祀时使用的神龙形象,“呼作相”则表示这种形象被赋予了尊贵的身份。这句诗既展现了祭祀的神秘感,又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权威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未闻骑鹤拜为郎”,则是对祭祀活动的一种超现实的想象。这里的“骑鹤”和“拜为郎”都是道教中的神仙形象,它们在人间出现象征着吉祥和祝福。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祭祀神灵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帝王祭祀神灵的盛大场面。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