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远云霞观,却希山水音。
珠星联极下,璧月动江浔。
始集宝气亭,复趋金晶岑。
马饮树连涧,猿啼风满林。
扬澜思汗漫,睇岭写嵚崟。
辍棹更垂钓,推书时弄琴。
石门生夕景,麻源笼晓阴。
是郡遇贤守,佳致契幽寻。
樽俎迫清好,弦歌彰古心。
郡中宜凤集,泓下或龙吟。
颇愧尘务逼,还为旅病侵。
一行混吏轨,千载负国琛。
既往事莫究,于兹念方深。
姑山如有意,遂许一登临。
【注释】
蒙恩供奉:蒙受朝廷的恩宠。翰林:翰林院,官署名,掌起草文书、编撰史书等事。未行:还没有实行。改佐闽幕:改任福建某县县令,幕僚。丰城:丰城侯,指唐代名相魏徵(字子华)。自丰城便道取疾:从丰城便道回家去治病。由抚过旴(hàn):经由抚州,过鄱阳湖。旴,今江西波阳县。与郡守萨侯会约寻麻源不果明日别旰:和郡守萨侯约定一同前往麻源山游览,但未能如愿,第二天告别赵旰。旰,名。暂远云霞观,却希山水音:暂时远离云雾缭绕的山峰,想听听水声潺潺如同山中的乐曲。
珠星联极下,璧月动江浔:像珍珠一样的星星连接在一起,月亮高挂在空中,江边闪烁着月光。
始集宝气亭,复趋金晶岑:来到宝气亭,又往金晶山走去。
马饮树连涧,猿啼风满林:马儿饮马于树林间的溪流,猿猴在树林中啼叫,风吹得满林都是响声。
扬澜思汗漫,睇岭写嵚崟(qīn yín):扬起波浪,想到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仰望山岭,写出了山的高峻险峻。汗漫,即瀚海,指广阔的海面。嵚崟,形容峰峦高耸的样子。
辍棹更垂钓,推书时弄琴:停下船桨来垂钓,拿起书本弹起琴来。
石门生夕景,麻源笼晓阴:夕阳映照着石门洞,清晨的阳光照在麻源山的山脚下。
是郡遇贤守,佳致契幽寻:这县里遇上了贤达的长官,美好的情趣正符合深居简出的隐士情怀。
樽俎迫清好,弦歌彰古心:酒宴上的美酒佳肴令人愉悦,弦乐歌声表现了古代贤人的高尚品德。
郡中宜凤集,泓下或龙吟:这里适宜凤鸣聚集,或许有神龙吟唱。郡中,指丰城县。
颇愧尘务逼,还为旅病侵:很惭愧因官场之事而烦恼缠身,还被疾病缠身。
一行混吏轨,千载负国琛:我一生都混迹在仕途之中,千载之后,辜负了国家的重托。
既往事莫究,于兹念方深:既然往事已无法追究,那么对于现在的事情就更感到忧虑了。
姑山如有意,遂许一登临:姑山如果有某种意愿,就允许我去登高远望。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春初,诗人由广东路经抚州,经过丰城便道回乡治病期间所作。全诗共八句四十一字,前六句写景,最后二句抒情,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宦途失意的感慨。
“蒙恩供奉翰林未行改佐闽幕”,此诗开篇点出自己的身份,由于受到皇帝的宠爱,被任命供奉翰林院,但还未来得及到职,就被派往福建某地任职了。“自丰城便道取疾由抚过旴与郡守萨侯会约寻麻源不果明日别旰”这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他先是从丰城出发取病,然后途径抚州去往福建某地,途中与当地县令赵侯会面并一起游览麻源山,但是未能如愿。第二天,诗人离别赵侯启程返回家乡。“暂远云霞观,却希山水音”,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麻源山后所见到的景色和听到的声音,云霞缭绕的山观和潺潺的水声仿佛是山水之间的乐曲。
“珠星联极下,壁月动江浔”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像珍珠一样的星星连接在一起,月亮高挂在空中,江边闪烁着月光。“始集宝气亭,复趋金晶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首先到达了宝气亭,然后又前往金晶山。“马饮树连涧,猿啼风满林”,这两句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马在树林间饮水,猿猴在树林中啼叫,风吹得满林都是声音。“扬澜思汗漫,睇岭写嵚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看到波涛滚滚的海浪,想到浩瀚无边的大海上;抬头望去,山岭高耸入云。
“辍棹更垂钓,推书时弄琴”,这两句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停止船只垂钓,放下书本弹起琴来。“石门生夕景,麻源笼晓阴”,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夕阳映照着石门洞,清晨的阳光照在麻源山的山脚下。“是郡遇贤守,佳致契幽寻”,这两句则是对地方长官的赞誉:这里遇到了贤良的地方长官,美好的情趣正符合深居简出的隐士情怀。“樽俎迫清好,弦歌彰古心”,这两句则是对宴会氛围的描绘:酒宴上的美酒佳肴令人愉悦,弦乐歌声表现了古代贤人的高尚品德。
“郡中宜凤集,泓下或龙吟”,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应该聚集凤凰,或许有神仙在这里吟唱。”然而,“颇愧尘务逼,还为旅病侵”这两句则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愧疚:因为官场之事而烦恼缠身,还被疾病缠身。最后两句“一行混吏轨,千载负国琛”,诗人感叹自己一生都混迹在仕途之中,千载之后,辜负了国家的重托。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