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
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卢鸿
在昔有志士,隐居嵩高峰。行义矩四海,矫若人中龙。
天子念治具,诏书访孤踪。既来亦竟往,去就何从容!
架岩结茅堂,虚砌蘼芜封。身虽草土,间道为世所宗。
攀磴采石华,引手接云松。朗揖谢污渎,长啸紫烟重。
不能谐圣君,岂徒愧万钟?安得起斯人?千载已相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嵩山隐居期间所作。诗人以“隐居嵩高峰”开篇,描绘了隐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然后,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向往和对治理国家的责任感。接着,描述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以及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最后,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坚持和追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