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奉观百官迎香舆出南郊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注释:
奉观百官迎香舆出南郊:观察百官迎着香车前往南郊。奉观,指观察。百官,指朝中大臣。迎香舆,指的是迎接祭祀用的车子。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圣明的治理尊崇皇道,天道昭示于宇宙四方。
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礼仪应当崇尚祭拜之礼,时代应当尊重祭祀的重要性。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吉祥的日子刚刚除去符策,在圜丘举行盛大的祭祀。蠲策,意为除下符策。太祈,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圜丘,即圆丘,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场所。
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丞相佩戴着青色的玉佩,大夫佩戴着红色的金环。相君,指的是丞相;卿士,指的是大夫。苍玉,指青色的玉器,也指代尊贵身份。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清晨的马鞭还混杂着寒冷的气息,到了中午,随着太阳的升高和气温的变暖,鞭声渐渐稀少。
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芬芳的香料运来了北阙,众多的队伍从南畿出发。合芗,指芳香的香料。北阙,皇宫北门的宫阙,此处指皇帝所在之处。敷队,指众多的队伍。南畿,泛指南面的地方。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深夜里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过,清晨时分袅袅升起的炊烟在空中缭绕飞翔。侁侁,形容雪的样子。
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难以承受皇帝的恩泽,只能恭敬地仰望上天的威严。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难道礼乐之中就没有值得记述的内容?歌声又有何用呢?由此可知尧帝的功德是多么伟大,他的名声并不需要额外的颂扬就能显现出来。宁无述,难道有什么可以记述的吗?歌声何有归,意指歌声又有什么作用。从知尧德大,意指可见尧帝的功德多么广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况空前的帝王祭祀场面。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当时的气氛和人物的活动。诗的首句以“奉观百官”开篇,既点明了诗的主旨——祭祀,又为下面对祭祀场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全诗共六句,每一句都围绕着祭祀的主题展开。诗人通过对祭祀过程的描述,将整个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其中,“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两句赞美了君王的神圣地位,以及天地间的大道;“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两句则表明了祭祀的目的和意义;“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两句则描绘了祭祀的具体过程;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尧帝功德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历史画面,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