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雨气候变,移船孤石滩。
已行千里馀,始验初冬寒。
暂解雾露毒,稍知江山宽。
新人异言语,故事同忧欢。
思昔夏后氏,封建天南端。
伯业起句践,世远子孙殚。
无诸佐大业,遂作汉王官。
身受闽君策,白日海澄澜。
至今崇台上,列戟绚衣冠。
古来树名节,于此事常难。
惟有精英在,青霄明羽翰。

【注释】:

  1. 出甘蔗州:指从广西出海口的甘蔗岛。甘蔗州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之一。
  2. 清雨:清明时节的细雨,气候变暖。
  3. 移船:把船开到江中。孤石滩:位于海南岛东南端的沙滩,因岩石突出而命名。
  4. 行:行走。
  5. 千里馀:大约走了一千多里。余:余数,这里用作动词用。
  6. 始验初冬寒:开始感受到初冬的寒冷。
  7. 暂解雾露毒:暂时解除了雾露的瘴气。
  8. 稍知江山宽:稍微知道了江河湖海的宽广。
  9. 新人异言语:新来的人有不同的口音和语言。
  10. 故事同忧欢:以前的故事也相同,有欢乐也有忧愁。
  11. 思昔夏后氏:回想昔日夏朝的情况。
  12. 封建天南端: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天南是其中之一,指中国的南方地区。
  13. 伯业起句践:大禹的功绩源于商朝的句践。
  14. 世远子孙殚:后代子孙众多,但已经很少能继承祖先的事业。
  15. 无诸佐大业:无诸辅助完成了大业。
  16. 汉王官:汉朝的将军府邸。
  17. 身受闽君策:亲身接受福建国君的策令。
  18. 白日海澄澜:白天海面清澈如镜,波澜壮阔。
  19. 崇台: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高大而雄伟。
  20. 列戟:摆放在台阶上的兵器。
  21. 古来树名节:自古以来就有以节操著称的人。
  22. 事常难:事情很难做到。
  23. 精英在:杰出的人才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写的一首七绝诗,表现了他对于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紧扣“出甘蔗州”这个主题,展现了郑成功的英勇无畏、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
    首句“清雨气候变,移船孤石滩。”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天气变得宜人,诗人将船驶入江中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郑成功的军事行动即将开始。
    第二句“已行千里馀,始验初冬寒。”则展现了郑成功行军数千里,终于感受到了初冬的寒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战争艰苦生活的感慨。
    第三句“暂解雾露毒,稍知江山宽。”则是说在长途跋涉中,他暂时缓解了瘴气的影响,逐渐开阔了眼界,看到了祖国江山的辽阔美丽;这既是对自己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第四句“新人异言语,故事同忧欢。”则是说新来的人有不同的口音和语言,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忧欢;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也表达了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充满信心。
    第五至第七三句,诗人回忆了历史上的辉煌时刻,并感慨当今的艰难处境:“思昔夏后氏,封建天南端。伯业起句践,世远子孙殚。无诸佐大业,遂作汉王官。身受闽君策,白日海澄澜。”这四句诗不仅表达了郑成功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更体现了他对当前形势的忧虑和决心。
    最后两句“古来树名节,于此事常难。惟有精英在,青霄明羽翰。”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自古以来都有以节操著称的人,然而真正能够坚守节操的人并不多见;现在只有那些杰出的人才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们就像高飞的雄鹰一样,翱翔在蓝天之上。这既表达了郑成功对于优秀人才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郑成功的英勇形象和他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