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寂寂问音疏,牢落干戈且读书。
芳草王孙归未得,青春客子意何如。
花残树底园收果,水落溪头人买鱼。
为问纷纷当路者,飞腾还肯顾蟾蜍。

春暮客中述怀

幽窗寂寂问音疏,牢落干戈且读书。

芳草王孙归未得,青春客子意何如。

花残树底园收果,水落溪头人买鱼。

为问纷纷当路者,飞腾还肯顾蟾蜍。

注释:

  1. 幽窗寂寂问音疏:在幽静的窗户下独自询问,听到的是稀疏的声音。
  2. 牢落干戈且读书:虽然战争频繁,但还是要继续读书学习。
  3. 芳草王孙归未得:指游子未能归返。芳草通常代表春天或远方,这里的“王孙”是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
  4. 青春客子意何如:青春时期在外漂泊的人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如何。
  5. 花残树底园收果:形容春天的景色。
  6. 水落溪头人买鱼:形容乡村生活的场景。
  7. 为问纷纷当路者:请问那些走在政治道路上的权贵们。
  8. 飞腾还肯顾蟾蜍:即使有抱负,也不愿意被眼前的小利所诱惑,愿意像蟾蜍一样高飞远走,不留恋眼前的利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春暮时节客居他乡、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渴望归家的心情。
    首联“幽窗寂寂问音疏,牢落干戈且读书。”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静谧的夜晚,通过窗户向外望去,听到外面传来的稀稀疏疏的声音。这声音可能是指战场上的战鼓声,也可能是其他的声音。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选择拿起书本进行阅读,以此来暂时忘记外面的喧嚣和纷扰。
    颔联“芳草王孙归未得,青春客子意何如。”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王孙”指的是贵族的子弟,而“客子”则是指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人。诗人在这里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两种身份的感慨。一方面,他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对比使得他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颈联“花残树底园收果,水落溪头人买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在花开的季节里,农民们忙碌地收获果实;在水流干涸的时候,人们会购买鱼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尾联“为问纷纷当路者,飞腾还肯顾蟾蜍。”诗人最后以一个设问句结束全诗。他想问那些走在政治道路上的人,是否真的能够超越眼前的利益,追求更高的理想和抱负呢?这里的“蟾蜍”一词,既指代月亮,也暗示着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他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思进取的人的批评和讽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他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多变,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