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野步踏青晖,万绿枝头可染衣。
流水小桥通野涧,斜风飞絮点苔矶。
春归别驾凭谁管,儒负虚名与愿违。
惆怅年华更迭易,达人何事不知机。
注释:
- 野步有感书寄城中黄上舍:在郊外散步时有所感触,写下诗篇寄给城中的黄上舍。
- 新晴野步踏青晖:在新晴的天空下踏着青晖行走。
- 万绿枝头可染衣:形容满树绿叶繁茂得几乎可以染色了。
- 流水小桥通野涧:有流水的小桥通往山涧。
- 斜风飞絮点苔矶:风吹过,飘飞的柳絮落在水边的石头上。
- 春归别驾凭谁管:春天来临,你又能依靠谁呢?
- 儒负虚名与愿违:我本来很希望做一个有学问、有品德的人,却因为自己的名声而违背了自己的愿望。
- 年华更迭易,达人何事不知机:岁月流转不停,那些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诗人在郊外散步时,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感悟的诗歌。
首句“新晴野步踏青晖”,描绘了诗人在新晴天气下漫步于田野的情景。这里的“青晖”是指早晨或傍晚阳光照射下的绿色植物,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颔联“万绿枝头可染衣”,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万绿”形容树木繁多,翠绿茂盛;“染衣”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树木给诗人带来的美丽感觉。
颈联“流水小桥通野涧,斜风飞絮点苔矶”,则是诗人在看到自然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水流和微风的影响。这里的“流水”和“小桥”都是自然元素,它们的存在为诗人提供了更多的观赏角度。
尾联“春归别驾凭谁管,儒负虚名与愿违”,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感慨。这里,“别驾”可能指的是一种官职或职位,而“儒负虚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虽然拥有高深学问但并未得到实际运用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