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芳草怨王孙,日日幽人独倚门。
踪迹飘零又寒食,别离滋味奈黄昏。
一楼风雨欺归梦,万里云山动客魂。
欲写相思寄双鲤,乱离春水雪消浑。
春日和林寄赵虎岩吕龙山
年年芳草怨王孙,日日幽人独倚门。
踪迹飘零又寒食,别离滋味奈黄昏。
一楼风雨欺归梦,万里云山动客魂。
欲写相思寄双鲤,乱离春水雪消浑。
注释:
①芳草:泛指春天的花草,常用以比喻青春或美好时光。
②王孙: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③幽人:隐士。
④踪迹:足迹,这里指人的行踪。
⑤寒食:古代节令,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三天。
⑥双鲤:鲤鱼一对。
⑦乱离:战乱离散。
⑧春水:即春江,因江水解冻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而称。
译文:
每年芳草都怨恨贵族子弟,每天我独自靠在家门边。
足迹飘零又逢寒食节,离别滋味只能忍受黄昏。
风雨侵扰着归家的梦境,万里云山牵动游子的魂魄。
欲把相思之情写成信寄给朋友,可惜乱离之世春水已消。
赏析:
《春日和林寄赵虎岩吕龙山》是一首五律诗,作于元代。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状况。
首联“年年芳草怨王孙,日日幽人独倚门。”诗人通过描绘芳草和幽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哀愁。年年芳草怨王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日日幽人独倚门,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踪迹飘零又寒食,别离滋味奈黄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诗人感到疲惫和迷茫,而别离的滋味更是让人难以承受。这里的“飘零”和“暮色”等意象,都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颈联“一楼风雨欺归梦,万里云山动客魂。”则是对前面情感的延伸和发展。风雨侵扰着归家的梦中,万里云山却牵动着游子的魂魄。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还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欺”和“动”等动词,都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凉和无助。
尾联“欲写相思寄双鲤,乱离春水雪消浑。”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寄托和释放。他想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但可惜的是,乱世之中春水已经消解,无法传达这份情感。这里的“欲写”和“乱”等词,都使得诗句更加强烈、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以芳草为引子,引出了自己的孤独与哀愁;以归梦为结尾,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中间部分通过对风雨、云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