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吞处月下楼阑,克复金微静铁关。
准拟凿空通四海,会须鞭石到三山。

《后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豪情壮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并吞处月下楼阑,克复金微静铁关。
注释:在月落星沉的时候登上楼台,收复失地金微静铁关,这里暗含了收复失意的雄心壮志。
赏析:此句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日落月升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准拟凿空通四海,会须鞭石到三山。
注释:准备凿开一条通往四海的道路,一定要打到东海的三座大山。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一展身手,为国立功的决心。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他渴望为国家开辟新的疆域,实现伟大的事业。

整首诗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于国家统一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