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
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翻译:
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
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
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
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
雄心虽壮未能伸,客舍萧条逢暮春。
卢沟河上千株柳,满地杨花愁杀人。
- 注释:
- 与君:和您,指李山人。
- 缺壶:指酒器。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玉缸:美酒的代称。
- 离筵:离别宴席。
- 孰能:谁能。
- 夷齐:古代贤臣伯夷、叔齐。
- 虹蜺(ní ni):彩虹。
- 书生:指读书人。
- 盖棺:棺材,比喻生命的终点,这里用来表达完成一生的愿望。
- 暮春:春天的末尾,也指晚年。
- 卢沟河:地名,位于北京附近。
译文:
与君携手站在黄河边,在缺壶中饮酒唱着悲歌。
美酒未尽告别宴开始,万里东风迎面吹来。
谁能忍受饥饿学习伯夷叔齐,只能看着别人的鼻子吹彩虹。
不要说成书之事容易办,男子汉终有成就的时候。
虽然雄心壮志未能实现,但客店萧条又逢暮春。
卢沟河边长满了柳树,遍地的花瓣让人愁绪难消。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开头两句“与君把臂临黄河,缺壶声里度悲歌”便勾勒出了一个离别的场面,诗人和朋友紧紧相拥,在黄河之滨共饮离别酒。随后的“玉缸酒半离筵起,千里东风射马耳”则描绘了宴会即将结束时的情景,酒至半酣,离筵将启,东风劲吹,仿佛连马蹄都能感受到风的吹拂。
接下来的“孰能忍饥学夷齐,看人鼻孔吹虹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勉励,希望他能像伯夷、叔齐那样不因饥饿而放弃原则,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高尚的情操。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理想和追求。
最后两句“莫道书生成事少,男儿盖棺事乃了”则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和升华。诗人强调,尽管成书的事情并不多见,但作为男子汉,应当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所作为,不为虚名所累,而是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这里的“盖棺事”,既指人生的结局,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别离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