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避鄢郢,霜净楚天远。秋色浮雁背,风水芦花满。
陂泽通江湖,田岸藏町疃。横汇渊薮大,散漫稻畦浅。
积烟晚翠重,老浪虚白卷。乾坤入涵混,鱼龙深宛转。
残岭土崖断,馀浸黑壤软。平冈缭中洲,阔甸负长坂。
劲竹密如箦,绿粉封紫笴。忽向青枫末,半出黄槲岘。
北人有图画,却向此间展。选锋一万骑,掣电铁满眼。
更不顾卤获,直向腹心剪。昨去今饮江,扫道草尽偃。
何处仍三户,践蹂殆不免。荒庄自池台,寒蔓相挂罥。
鹅鹳不知家,悠悠忘还返。注目浩无际,驰想首重俯。
何时结茅屋?老吟寄残喘。濯缨谢渔父,瞑卧汀沙晚。
云梦
群山避鄢郢,霜净楚天远。秋色浮雁背,风水芦花满。
陂泽通江湖,田岸藏町疃。横汇渊薮大,散漫稻畦浅。
积烟晚翠重,老浪虚白卷。乾坤入涵混,鱼龙深宛转。
残岭土崖断,馀浸黑壤软。平冈缭中洲,阔甸负长坂。
劲竹密如箦,绿粉封紫笴。忽向青枫末,半出黄槲岘。
北人有图画,却向此间展。选锋一万骑,掣电铁满眼。
更不顾卤获,直向腹心剪。昨去今饮江,扫道草尽偃。
何处仍三户,践蹂殆不免。荒庄自池台,寒蔓相挂罥。
鹅鹳不知家,悠悠忘还返。注目浩无际,驰想首重俯。
何时结茅屋?老吟寄残喘。濯缨谢渔父,瞑卧汀沙晚。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七言绝句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描绘了秋日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群山避鄢郢,霜净楚天远。”描绘了秋天的群山在霜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观,远离了城市喧嚣的鄢郢(今安徽寿县)地区,天空显得更加广阔辽远。这句诗通过对比群山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突出了秋天的宁静和深远。
第二句“秋色浮雁背,风水芦花满。”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如同浮在水面上的雁背,以及风吹过芦苇时飘散的芦花。这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第三句“陂泽通江湖,田岸藏町疃。”描绘了湖泊与江湖相连,农田与田地交错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秋天的丰收和丰饶。
第四句“横汇渊薮大,散漫稻畦浅。”描绘了湖泊和沼泽纵横交错,稻谷田地稀疏分布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第五句“积烟晚翠重,老浪虚白卷。”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翠绿的树叶重重叠叠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第六句“乾坤入涵混,鱼龙深宛转。”描绘了整个天地被包容在一片混沌之中,鱼儿和龙在水中自由穿梭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七句“残岭土崖断,馀浸黑壤软。”描绘了山峦的残破部分露出来,土壤湿润而柔软。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荒凉之美。
第八句“更不顾卤获,直向腹心剪。”描述了一群骑兵迅速向前冲锋,毫不理会敌军的防御设施,直接向敌人的核心区域发起攻击。这句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展示了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
第九句“昨去今饮江,扫道草尽偃。”描述了昨天的军队离开后,今天的士兵们在江边休息并清除道路上的杂草。这句诗通过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军队的疲惫和胜利的喜悦。
第十句“何处仍三户,践蹂殆不免。”描述了即使还有少数几户人家幸存下来,但仍然难以避免被践踏的命运。这句诗通过对战争结果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残酷和对平民的同情。
第十一句“荒庄自池台,寒蔓相挂罥。”描述了荒废的庄园里有水池和亭台,而周围的草木也相互攀连着。这句诗通过对庄园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衰败。
第十二句“鹅鹳不知家,悠悠忘还返。”描述了鹅和鹳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它们悠悠然地忘记了回家的方向。这句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家园的感慨。
第十三句“注目浩无际,驰想首重俯。”描述了放眼望去视野无边无际,思绪万千。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第十四句“何时结茅屋?老吟寄残喘。”询问何时能够建起小屋度过余生,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句诗通过对生活愿望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五句“濯缨谢渔父,瞑卧汀沙晚。”描述自己像渔夫一样濯缨而归,在夕阳下安息。这句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然的亲近。